一道高中数学题不会做有没有必要死磕,感觉很浪费时间。

如题所述

看是哪种题,最后一道大题,特别是最后一问,做不起就没必要死磕了,如果是选择的后面两道,找点方法技巧,很快就做出来了,如果是基础题做不起,那就是问题很大了,必须结合书本弄懂。在平时应该合理分配时间,不会做的题要及时请教,多问,勤总结追问

就是现在感觉高中内容太多,要做的太多,题量很大。基本上一不会就看答案,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考试时只会做一些做的很熟的题,遇到有点思维难度的题就不行了。很绝望,不知道需不需要多思考来锻炼思维

追答

你现在高几?成绩怎么样?是不是作业特别多

追问

高一数学120

追答

平时多注意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对知识点一定要弄懂,弄清楚,遇到题的时候要分析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现在高一还是有必要冲起来,但是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平时可以多关注这些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2
不是考试的时候,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锻炼你的耐力,锻炼你的毅力,人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大事!追问

就是现在感觉高中内容太多,要做的太多,题量很大。基本上一不会就看答案,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考试时只会做一些做的很熟的题,遇到有点思维难度的题就不行了。很绝望,不知道需不需要多思考来锻炼思维

追答

只会做一些做的很熟的题,遇到有点思维难度的题就不行了。
这还不是你记的不扎实?做题少吗?还有一点很重要:树立目标,心中有个理想大学的目标,动力就有了!

第2个回答  2017-05-13
解析:
(1) 难题,不会做的,立即放弃。
(2) 平时主攻中低难度题目。
(3) 学有余力,多看人物传记,听英文歌曲。
(4) 忽略各种数学辅导书,只关注老师下发的试卷和指定的题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08
第一、难在解题思路难形成
历年来的高考压轴大题都是出题老师的心血结晶,保证这个题你之前看都没看到过,思路也是做过多少套模拟题都没有遇到过的新型题目。或者是之前这个题型碰到过一个类似的,但是与此眼熟所对应的,往往正常计算量也是常人不可得 。
这里所说的正常,就是一般人在时间紧凑下做这道题目时所想的普众方法,这种方法往往会耗费大量计算时间,而最终的结果还常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独辟蹊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到,谁知道灵光一闪所需要耗费多少考场上自己前途滴答滴答的宝贵时间,所以同学老师都不愿冒这个险。
第二、难在畏难心理和不去探求
高考题最后的压轴说难确实难,毕竟这是将学生划分层次的一个槛。但是最后一年的冲刺准备时间,成竹在胸或许是不敢当,但是压轴题做出个一二,拿到一半的分数还是可以要求的吧。但是就是难在一种心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心理,知道这途中的艰辛,所以就更加不愿意前行。
测试结束后压轴题的讲解肯定是老师不会忘记的。很多同学表示能听懂也能在事后明白思路的形成,那还是为什么做一次压轴题就丢一次分呢,原因在哪?在事后不总结反思,一直停留在问题表面,总希望得到现成答案,却不废下心思去钻研,这也是导致压轴题一做一个错,一出一个懵的原因。
第三、时间、心理的重压
高考前老师都会让我们当作是一场普通测试,但是又怎么能真的一样呢。高考是决定你未来人生与旁人不同的起跑线,即使心里告诉自己再怎么放松,紧张感也是挥之不去的。
本来众所周知,数学试卷能完整地做到最后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况在这种状态下做高考数学题,遇到难题的紧张感是平时里的加倍,这时候能够保持思路的清晰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在这种状态下钻研压轴,我们就这样光想想,也觉得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