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1999年深圳一位朋友要买一套商品房,但是根据有关规定买了商品房以后单位的福利房就没他的份了,为了能买福利房他就和我商量把这套商品房挂在我的名下,并承诺给我5万的辛苦费,我答应了。不久后他也如愿的分到了福利房,但推说手头紧一直没给我那5万,所以房子一直在我的名下,但是到公证处公证过他可以处理这套房子。现在他因为其他原因要出售那套我名下的商品房,要我配合办理手续,而我已经结婚,现在办理买卖手续需要我的结婚证和我爱人的资料,我以没有拿到他承诺的钱,所以拒绝配合,他现在威胁要将我告上法庭,并以他们公司已经倒闭为由说他的不当得利(他分到的福利房)不会被收回,请问这样我能拿到他承诺给我的钱吗?上法院我会败诉吗?他的不当得利会被追回吗?

口头协议有效。
民事法律规定,订立合同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口头形式,第二种则是书面形式。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协议或者合同,只要是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则为有效的。例外情形:当法律明确约定合同的形式是要式合同,即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形式的,若当事人只作出口头表达,未签订要式的书面合同的,视为未达成协议。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4

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存在口头协议,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没有人证(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和无证来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是很难认定有口头协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口头合同的订立方式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以直接对话的方式或者以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订立合同。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如在自由市场买菜、在商店买衣服等。现代合同法之所以对合同形式实行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合同的口头形式,无须当事人约定。凡当事人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合同采取口头形式的优点

简便快捷,缺点在于发生纠纷时取证困难。所以,对于可以即时清结、关系比较简单的合同,适于采用这种形式。对于不能即时清结的合同以及较为复杂重要的合同则不宜采用这种合同形式。在实践中,合同采取口头形式并不意味着不产生任何文字凭据,如人们在商店购物,有时也会要求店主开具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但这类文字材料只能视为合同成立的证明,而不能作为合同成立条件。但反而言之,只要有证据表明口头合同的成立,双方均应严格履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口头合同,同样要承担违约责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26

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第3个回答  2020-03-12
我和你压根就没有口头协议,我请几个哥们作证,证明你欠我一百万。这样的证言证词能管用吗??在法律上是不认可的。既然你欠我一百万不成立。那么口头协议就算是真的,你有证明人,你去法院起诉。对方翻脸不认人。压根就不认识你。你说法院帮你还是帮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