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怎样防备病虫害?是什么?

如题所述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富阳市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如食叶类害虫(茶毛虫、茶尺蠖、茶丽纹象甲等)、吸汁性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病害发生相对较少,较常见的以茶炭疽病为主。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的高峰期而为害茶树。为避免茶农盲目用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生产中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了解病虫生活习性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化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病虫害习性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茶农参考。 一、害虫类 1、茶毛虫又称毒毛虫。一年发生代,以卵块越冬,翌年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月中旬-月中旬、月下旬-月下旬。幼虫龄前群集,成虫有趋光性。低龄幼虫多栖息在茶树中下部成叶背面,取食下表皮及叶肉,龄后食成孔洞或缺刻,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发生时也可使成片茶园光秃。我市在1年曾大发生,今年是茶毛虫多发年。 其防治措施:①秋冬季清园,摘除卵块;②点灯诱蛾,减少产卵量;③应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人工释放赤眼蜂;④化学防治在百丛卵块个以上时进行,掌握在龄幼虫期前,以侧位低容量喷洒为佳。药剂可选用0%敌敌畏亩用0-100毫升或.%天王星亩用1-毫升,也可采取敌敌畏毒砂(土)的方法,即每亩用0%敌敌畏100-10毫升,加干湿适宜的砂(土)10公斤拌匀,覆盖塑料膜闷10-1分钟后,均匀撒在茶地上,防效能优于喷雾。 、茶尺蠖又称拱拱虫。其生活习性为一年发生-代,以蛹在茶树根际土壤中越冬,次年月下旬至月上旬开始羽化。幼虫发生为害期分别为月下旬-月中旬、月下旬-月下旬、月下旬-月下旬、月中旬-月中旬、月中旬-月下旬、月下旬-10月中旬。它以幼虫残食茶树叶片,低龄幼虫为害后形成枯斑或缺刻,龄后残食全叶,大发生时可使成片茶园光秃。 其防治措施:①保护天敌; ②清园灭蛹、培土杀蛹;③ 化学防治在亩幼虫量超过00头时进行,掌握在龄前,以低容量蓬面喷扫为宜。药剂可选用.%敌杀死亩用0-毫升或.%天王星亩用0毫升。 、茶丽纹象甲 又称花鸡娘。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茶园土壤中越冬,翌年月下旬开始化蛹,月中旬前后成虫开始出土,月底-月上旬为出土盛期,主要为害夏茶。成虫活动能力强,爬行迅速,具假死性,主要咬食叶片成缺刻。该虫曾在我市大面积发生,近几年有所减少。 其防治措施:①茶园伏耕(-月份)及秋末耕翻;②利用成虫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③化学防治在亩虫量达10000头时进行,防治适期一般在月底-月上旬,即出土盛末期,以低容量喷雾为佳。可选用.%天王星亩用0毫升或%巴丹亩用0-0克(生产出口茶的茶园建议不用该药)。 、假眼小绿叶蝉又称叶跳虫。一年发生-11代,以成虫在茶丛中越冬,开春后当日平均气温达10度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产卵繁殖。一般有两个虫口高峰,第一虫口高峰自月下旬-月上、中旬,以月份虫量最多,主要为害夏茶。第二个虫口高峰自月中旬-11月上旬,以-10月虫量多,主要为害秋茶。它以针状口器刺入茶树嫩梢及叶脉,吸取汁液,造成芽叶失水萎缩,枯焦,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该虫是我市近几年的主要害虫。 其防治措施:①及时分批采摘;②保护天敌;③化学防治掌握在峰前,百叶虫量超过头且田间若虫占总虫量0%以上时为适期。以低容量蓬面喷扫为佳。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亩用1-0克或%赛丹亩用0-0毫升。 、茶橙瘿螨 又称茶刺叶瘿螨。该虫虫态混杂、世代重叠,一年可发生10多代。各虫态均可在成、老叶越冬,其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尤以侧脉凹陷处居多。它吸取茶树汁液,使受害芽叶失去光泽,叶脉发红,叶片向上卷萎缩,严重时造成芽叶干枯,叶背并有褐色锈斑,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以月中旬-月下旬及月中旬-月下旬为害较重。 其防治措施:①及时分批采摘;②秋末结合清园用0.波美度石硫合剂封园;③化学防治在每叶虫口数达0头左右时进行全面喷药,叶片正反面均须喷湿。茶树生长季节可选用%克螨特100-000倍液或天王星亩用0毫升。克螨特对茶树嫩芽叶易产生药害,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稀释浓度,以大容量喷雾为宜。 二、病害类 我市茶园中病害发生较少,以茶炭疽病为主。该病害在我市的龙井号品种发生较多,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病斑多自叶缘或叶尖,开始成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后渐扩大,成不规则形,并渐呈红褐色,后期变灰白色,病健分界明显。病斑上生有许多细小、黑色突起粒点,无轮纹。其发病通常在多雨年份,在一年中以霉雨和秋雨期间发生较多。同时,偏施氮肥的茶园中也易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做好积水茶园的开沟排水;②秋冬季清除园间枯枝落叶,以减少第二年病菌数量;③增施磷钾肥,增强茶树抗病力;④药剂防治可选用0%甲基托布津1000-1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喷施;每年11月-1月用0.-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