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到底有多少根肋骨啊?

如题所述

24根

肋骨
肋骨12对,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肋骨的一般形态:后端稍膨大,叫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体的肋凹形成关节,从肋头向后外变细,叫肋颈,再向外变扁成肋体,颈与体结合处的后面突起叫做肋结节,有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向外转为向前的转弯处叫肋角,肋体下缘内面有容神经血管经过的肋沟。肋体前端粗糙,接肋软骨,肋软骨为透明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关节。

第1肋骨短小而弯曲,头和颈稍低于体,肋体扁,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内、外两缘。上面内缘处有前斜角肌附着形成的前斜角肌结节,结节的前、后方各有浅沟,是锁骨下静脉和锁骨下动脉的压迹。下面无肋沟,前端借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结合。第2肋比第1肋稍长,更近拟一般肋骨。第11、12肋无肋结节,体直而短,末端钝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2109.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4
看了这封信,你是否对你的身体肃然起敬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身体。
u 我们的骨骼
骨在青春期的发育是人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包括变长和增粗,其中以长骨(上、下肢骨)的变化最为明显。
ü 那么,骨头是怎样长长长粗的呢?
这要从骨化过程谈起。长骨的每根骨的两端都长着软骨(称骺软骨),内有软骨细胞,它在青春期迅速繁殖、成熟、肥大;随着血液和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促使软骨骨化,这些骨头就使劲往两头长出,下肢骨变长,人的身体显著长高。但当骺板软骨失去增殖能力,骨干与骨骺完全结合,只留下一条骺板的遗迹,称为骺线。此时骨的长度就再不能增加了。
长骨在长长过程中,也在渐渐增粗。这是由于骨干周围的软骨膜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产生骨质,不断骨化所致,故使骨的直径不断增加。生长发育完成后,骨外膜仍保持造骨的潜力,故在骨折后必须保持骨膜的完整性,以利再生和修复。骨组织在形成过程中,同时也在不断受到破坏,要不然骨就变成一个又粗又重的柱子了,不仅妨碍美观,而且活动不便。由于成骨和破骨过程的同时进行,使长骨成为中空的管状(其中的内腔就是骨髓腔)。这样,既满足了骨的保护、支持、运动功能的需要,又符合经济实惠的原则。
决定人高矮的因素是下肢骨和脊椎骨,青春期下肢骨和脊椎骨的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高增长快。人的身高,十七八岁前主要靠下肢骨的发育,十七八岁以后靠脊柱的发育。女性的身高发育多在19岁停止,至多23岁;男性的身高发育停止多在23岁,个别可到26岁。
ü 有关于骨骼:
全身骨歌诀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人体骨有206块,借关节、韧带、软骨连结其中。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结在一起,构成骨骼skeleton,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颅骨包括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骨6块。
躯干骨包括脊柱骨26块,肋骨24块,胸骨1块。这些骨互相连接构成脊柱和胸廓。脊柱由二十四块椎骨(其中颈椎七快,胸椎十二块,腰椎五块)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相迭而成。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软骨和胸骨组成。肋骨共十对,左右对称,肋骨前端借肋软骨与胸骨连结构成胸肋关节,后端与胸椎连结构成肋椎关节,第八至第十肋的前端不接胸骨,各与上位的肋软骨连结形成肋弓。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前端不与上位肋软骨相连,称为浮肋。胸骨居胸前正中部。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人体骨骼图
206块骨头必须由一定的形式连结起来,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即骨连结。人体各骨连结基本上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直接连结包括颅顶各骨之间的膜性连结(缝);椎体间的软骨连结;骶椎间的骨性连结。这是三种直接连结的方式。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
关节的构造--- 尽管人体的关节有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不外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关节两骨的相对面叫做关节面,一般是一凸一凹互相适应。凸的叫做关节头,凹的称为关节窝。关节囊包在关节的周围,两端附着于与关节面周缘相邻的骨面。关节囊可分为外表的纤维层和内面的滑膜层。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厚薄、松紧随关节的部位和运动的情况而不同,此层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分布。 关节腔由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含少量滑液,呈密闭的负压状态,这种结构也体现了关节运动灵活性与稳固性的统一。

主要的四肢关节:
肩关节由关节囊包围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而成。因肱骨头的关节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关节盂小而且浅,加上关节囊松而薄,所以,肩关节活动灵活,是全身易脱位的关节之一。
肘关节是一个复关节,由三个关节共居同一关节囊而成。肱尺关节是肘关节的主关节,可展伸140°。肱桡关节:只能作屈伸和回旋运动。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上端的桡切迹构成。
腕掌关节由下排腕骨与掌骨构成。除拇指腕掌、小指拇掌关节能作屈伸、收展、对掌及环转(仅拇指腕掌关节有)等运动外,余三个腕掌关节基本不动。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由于髋臼较深能容纳股骨头的2/3,而且髋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肌肉又比较强厚,因此,稳固性比肩关节大。髋关节脱位也仅次于肘关节和肩关节。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滑膜腔被两条交叉韧带分割。前、后两条交叉韧带尚有防止胫骨前、后移位的作用。膝关节内有月牙状的关节盘,叫半月板,其内侧大,外侧小。当膝关节半屈于内旋或外旋位时,突然的强力伸膝运动,可使半月板损伤。
踝关节由胫骨下端及内踝、腓骨外踝与距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踝关节负重最大,关节面较小,但踝关节囊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从内侧将内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连结起来;在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连结腓骨、距骨和跟骨。因踝关节周围韧带强而有力,以致在踝扭伤时,即使内外踝发生了骨折,韧带尚未受损。
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
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呈扁带状、圆束状或膜状,一般多与关节囊相连,形成关节囊局部特别增厚的部分,有的则独立存在。韧带的附着部与骨膜或关节囊相编织。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关节的运动幅度,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其次是为肌肉或肌腱提供附着点,有的韧带如膝关节的髌韧带本身就是由肌腱延续而成的。此外尚有一些韧带位于关节内,叫关节(囊)内韧带,如股骨头圆韧带、膝交叉韧带等,它们的周围都围以滑膜层。

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并且常常不注意或不懂得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更容易受伤。关节韧带扭伤、关节脱位(即脱臼)以及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三种运动损伤。这些损伤引起的症状有相同之处,如疼痛。肿胀、肢体功能障碍等,但由于损伤种类和严重程度不同,所采取的应急对策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不同的损伤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ü 骨 折 的 认识
【佳片欣赏】
观看《生命的秘密-骨骼再生》
想一想:1)什么是骨折?
2)骨折发生后你知道应该如何做以尽快恢复吗?
3)骨折愈合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呢?

一、 骨折的定义:
骨或软骨失去完整性或连续性。
二、 骨折的原因:
1、外伤性骨折:暴力造成骨质的完整性破坏,称为外伤性骨折。为最常见的骨折原因。按暴力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
①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
② 间接暴力:暴力作用于远离骨折的部位,通过骨、关节、肌肉或韧带等传导,造成一定部位的骨折。
③ 重复暴力:反复的暴力作用于同一部位,可逐渐发生骨折,也称为疲劳骨折。如长途行军或反复运动后发生的第二、三跖骨、胫骨、股骨、腓骨或股骨颈骨折等。
2、病理性骨折:由于全身或骨本身局部的病损引起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
折。

接下来我要说如何拯救自己!
常见的骨折

警觉讯号
1、 肿胀及发瘀
2、 肢体畸形或变形
3、 触痛
4、 失去活动能力
骨折愈合
骨骼是不断生长的组织,骨折愈合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血肿形成 (骨折处血块的凝结)
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
2、纤维性骨痂形成
大约在骨折后的2~3天,从骨内膜及骨外膜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侵入血肿,血肿开始机化。这些纤维母细胞实质上多数是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的前身。上述增生的组织逐渐弥合,填充并桥接了骨折的断端,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约经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部分可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
3、骨性骨痂形成 (新生骨的生长)
骨折愈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是骨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逐渐取代上述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的骨质为类骨组织,以后发生钙盐沉着,形成编织骨(woven bone),即骨性骨痂。纤维性骨痂内的软骨组织,和骨发育时的软骨化骨一样,发生钙盐沉着而演变为骨组织,参与骨性骨痂的形成。此时所形成的编织骨,由于其结构不够致密,骨小梁排列比较紊乱,故仍达不到正常功能需要。
4、骨痂改建或再塑
上述骨痂建成后,骨折的断端仅被幼稚的、排列不规则的编织骨连接起来。为了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而具有更牢固的结构和功能,编织骨进一步改建成为成熟的板层骨,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也重新恢复。改建是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及骨母细胞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进行的,即骨折骨所承受应力最大部位有更多的新骨形成而机械性功能不术需要的骨质则被吸收,这样就使骨折处上下两断端按原来的关系再连接起来,髓腔也再通。
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步骤,骨折部恢复到与原来骨组织一样的结构,达到完全愈合。

***
(抽签答题)
情景一:
身体摔下落倒时,由于肢体扭转着地,使关节周围连接不同骨骼的韧带受到抻拉、挤压而造成损伤(最常见于脚踝、膝关节以及手腕)。出现肿及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
判断一下是何种损伤:( )
答案:关节韧带扭伤
你有何急救措施吗?
对策:对此的主要建议是休息及冷敷。受伤关节应避免活动,可用护踝、护膝、护腕等加以保护。受伤后应先用冰块或凉水进行"冷处理",使血管收缩,减少皮下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同时也可用绷带包扎压迫扭伤部位,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也可帮助减轻肿胀。待受伤情况较稳定后(即肿胀不再进一步发展后)再进行热敷或外用活血化瘀药物。抬高患肢可促进血液回流,有利于肿胀的消失。
情景二:
莎莎今年3岁了,无论妈妈去哪儿,她都要跟着。这天又到了商场,莎莎看上了一个洋娃娃,妈妈要带她上楼看衣服,好还恋恋不舍地回头张望。妈妈嫌她走得太慢,又怕楼梯高不好上,就提着莎莎的胳膊上楼。谁知莎莎的胳膊肘响了下,接着就发现她的胳膊伸不直了,疼得莎莎直哭,妈妈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判断一下是何种损伤:( )
答案:肘关节脱位
你有何急救措施吗?
对策:关节脱位会出现包括疼痛、肿胀、变形、关节活动出现明显障碍等症状。试图活动受伤关节时,常会感觉明显疼痛,肢体长度也发生改变,与未受伤一侧的肢体不等长。关节复位需要专业手法,而且关节脱位还可能伴有关节内骨折,需要拍X光片确诊,严重者还要进行手术复位,应尽快到医院治疗。

情景三:
疑有颈椎损伤,你该怎么办呢? ( )
对策: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

情景四:
伤者腰椎骨折了,你该如何急救呢?( )
对策:应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情景五:
上肢骨折了,怎么办? ( )
对策:用两块夹板(或木板)分别在上肢内外两侧,加上衬垫(棉花、衣、布)等后,用三角巾(或布条、绳子)绑好固定,再用一条长三角巾( 布)将上肢前臂屈曲悬吊固定于胸前。

情景六:
下肢骨折,如何处理?( )
对策:受伤者仰卧,小腿骨折时,用长短相等的两块夹板(从脚跟到大腿中部),加衬垫后,在骨折处上下两端、膝下和大腿中部分用布带缠紧,在外侧打结,脚部用"8"字形绷带固定,使脚与小腿成直角;如为大腿骨折,可用一块自腋窝到脚跟长的夹板放在伤肢外侧,健肢移向伤肢并列,夹板加衬垫后,用布条分段固定伤肢,腋窝和大腿上部分别围绕胸、腹部固定。脚部固定也同小腿骨折。

情景七:
若断骨刺穿了皮肤,(即开放性骨折),伤口流血不止,该怎么办?
对策:可用干净的布压迫伤口止血,但不要将突出伤口外的断骨塞回伤口内以免感染。

情景八:
在固定完以后发现患者肢端苍白、青紫、肢体发凉、麻木或疼痛时,判断说明什么问题? ( )
答案:血液循环不良,很可能是包扎过紧所致。应适当放松或重新固定,否则肢体可能因严重缺血而不得不截肢。

总的来说,骨折发生后,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如果不固定,让骨折部位乱动,有可能操作神经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
而固定方法正象同学们所说,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另外,要切记,骨折后乱揉按捏不仅危险,而且还为正常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并直接关系着骨折的预后和康复。因此,一旦发生严重的跌倒和摔伤,尤其是病人无法动弹时,最好的办法是:让伤者安静躺着,马上联系急救车,送医院就诊。
第2个回答  2006-10-13
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

参考资料:小松博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10-13
24根 肋骨
共12对,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学》

第4个回答  2006-10-12
12对肋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