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简短民俗故事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夏至:夏至日,无锡地区有吃馄饨的习俗。古时候,夏至这天,人们纷纷祭神,祈求灾害消除、年年丰收。清代,夏至祭神更加盛行,民间这天必须吃面食,以示对神的敬意。可见,无论北方人吃面条还是无锡人吃馄饨,都是对神的虔诚祭拜。宋代宫廷中,夏至这天,御厨们会制作特殊的夏至馄饨,供帝后妃嫔享用。实际上,宋代宫廷在每个节气都会吃馄饨,因此有了著名的“二十四节气馄饨”。南宋高宗尤为喜爱这道面点。
2、小暑:小暑前后,民间有“百索子撂上屋”的习俗。百索子,即五色丝线,端午节时系在小孩的手臂或脖子上,以驱邪避凶。中国古代崇尚五色,认为其带来吉祥。因此,端午节清晨,家家户户的大人会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系五色线。系线时,避免孩子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的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入河中。传说,戴五色线的儿童能避开蛇蝎等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将瘟疫、疾病冲走,以此为孩子带来健康。
3、大暑:浙江台州湾一带有大暑送“大暑船”的习俗。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芷地区的传统民俗。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疾病流行,尤其在暑天尤为严重。人们认为这是五位凶神作祟,于是在江边建立了五圣庙,大暑节这一天,将供品装入特制木船送至椒江口外,寓意送走瘟疫,祈求平安。20世纪20年代,台州湾的“送大暑船”活动以葭芷最为盛大,闻名遐迩。每年农历大暑期间,葭芷会以“渔休节”的名义举办盛大的活动。
4、冬至:在中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不论贫富,饺子是必备的节日食物。有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一习俗源于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的行为。
5、小雪:小雪时节,江南水乡有吃糍粑的传统习俗。此时,大人和孩子们都会谈论着:还有几天就是小雪了,谁家的糯米已经碾好了,谁家的还在晒场上晾晒。小孩子们都非常兴奋,觉得就像过年一样。有时如果天气不佳,糯稻收割延迟,大人仍会想办法借来糯米制作糍粑,满足孩子们的期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