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应坚持哪些原则

如题所述

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六大原则:“向前看”原则; “宜粗不宜细”原则;“有错必纠”原则;客观性原则;分析个人责任与分析复杂背景相结合的原则;总结成功经验与汲取失败教训相结合的原则。

历史遗留问题是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得到及时化解而积留下来的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具有时间跨度长、牵扯范围广、处理难度大的特点。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思维:

1、法治思维。

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执政,既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首要原则,也是今后思考问题和做出决策的“中心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历史遗留问题真正成为“历史”,不再发生。 

2、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有明确的基本内涵—— 保证国家利益不流失、企业合法权益不受损、人民群众利益不被侵犯。守住了兼顾国家、人民、企业三方的合法权益,就是守住了底线;守住“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就是底线思维。

3、政府主导思维。

应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工作机制,在“疑难杂症”面前勇于担当,敢于拍板,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尤其要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和相关法规政策,发挥政治途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优势,做到妥善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26
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六大原则:1. “向前看”原则;2. “宜粗不宜细”原则;3. “有错必纠”原则;4. 客观性原则;5. 分析个人责任与分析复杂背景相结合的原则;6. 总结成功经验与汲取失败教训相结合的原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