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坐拥12万湘军的曾国藩为何见死不救呢?

如题所述

清朝末年,中国延续2000年的封建王朝处在崩塌前夕,外有西方列强势强凌弱,国内还有太平天国这样的民间武装组织揭竿而起,不断地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其中最惨烈的事情莫过于英法联军在华的暴行。1860年的秋天,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竟然带着武器向北京城发起了进攻。

当时抵挡这些洋枪洋炮的,是勇敢的蒙古勇士,可是再锋利的刀剑,怎么可能抵挡得住枪炮的攻击呢?在英法联军疯狂的扫射当中,那些战士瞬间成片地倒下牺牲,他们甚至还没有摸到侵略者的衣角。而此时慈禧太后等清王朝的统治者们早就溜之大吉了

这一次清军可以说是败得惨烈,8000多个战士全部英勇就义,这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宫当中,咸丰皇帝被吓得丢了魂儿,匆忙的收拾起行囊准备逃亡。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咸丰皇帝对外说自己去承德避暑山庄“北狩”。

这边皇帝刚刚离京,英法联军便已经打进了紫禁城,没有发现皇帝的他们便把怒气发泄到了圆明园之中。不但烧毁了这座难得的皇家园林,还从里面抢夺了很多属于我们国家的珍奇宝物,至今这些珍贵文物还无法被要回来。

此时的咸丰皇帝就算再心疼也无可奈何,毕竟他手下的精锐部队已经消失殆尽,可以说作为皇帝的他已经面临无兵可用的困境。如今他能够仰仗的只有曾国藩等人手里的“湘军”,这是一群没有编制的兵士,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剿灭太平天国这个民间组织。

这一次八旗官兵全军覆没,“湘军”也有所耳闻,结果他们却没有同仇敌忾,而是拍起了巴掌欢呼叫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两军之间早就有争斗,正因为“湘军”没有正经的编制,在八旗官兵看来是一队杂牌军,平时也经常会受到歧视。也就是说脏活累活“湘军”要抢着干,可最后的功劳却都归了八旗官兵,长期以往这样下去换谁都会心理失衡。

其实在曾国藩领导“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当中,这支部队就已经慢慢的成长起来,到后来已经多达12万兵力。此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被曾国藩剿灭的差不多了,只差抓住最后几个主干力量,就可以为整件事情画上圆满句号。

眼看着自己的事业就要圆满完成了,谁知道曾国藩竟然接到了咸丰的信,让他赶紧调兵遣将去支援胜保。要知道胜保一直以来同曾国藩都不太对付,还经常在咸丰皇帝面前给曾国藩穿小鞋,如今却让曾国藩去救这个人,他怎么可能会愿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