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帮忙给子女带娃却矛盾不断,问题根源在哪?

如题所述

在我所住的老式小区,有很多退休老人,每每在下班时间,都会看到老人们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玩耍。孩子们嬉戏打闹,爷爷奶奶就在一旁闲谈,话语多是对自己孙子孙女的赞扬、夸耀,分享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点滴。

有的爷爷奶奶,则跟在孩子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生怕孩子出了什么意外,孩子大吵大闹的想要零食、玩具,也会很快给买来,我偶尔会问他们,孩子的父母哪去了?

他们说,子女上班忙,没时间,孩子只好交给自己来带。没几句就会转到对孩子的夸耀上,并对自己照顾孩子的方式颇为自得。



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与老人们灿烂的笑容,我百感交集,隔代育儿,注定是这个时代绕不过去的坎。

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被交给了爷爷奶奶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压力也陡然增大,年轻一代群体渐渐难以支撑这巨大的生存压力,成为父母后更是进入了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人便拜托自己的父母帮忙照顾孩子。

隔代教育,就是指长辈对孙子孙女辈,进行原本属于父母责任的抚养教育。一些年轻的父母因为巨大的生活压力难以承受,便把对子女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自己的父母,这些长辈们也自愿地承担起了原本属于孩子父母的责任。据调查显示,国内接近50%的孩子是跟着祖父母长大的。

当前社会,年轻人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努力拼搏天天奋斗,争取事业上的成功;



另一方面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营造幸福的家庭,一些年轻人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力,于是便当了"丁克一族",然而中华传统理念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多的年轻人还是选择生儿育女,但又无法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担,便将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

隔代教育古已有之,是我国一以贯之的传统教育方式,可谓源远流长。不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隔代教育的意义也不一样;

古代的隔代教育,更多的是注重长辈对后辈的经验传承以及"孝文化"的贯彻,而现今的隔代教育则更接近巨大生活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隔代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老一辈在社会上长期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在育儿方面,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所产生的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相关知识,一般比孩子父母懂得更多;



同时,老人闲暇时间充足,并且在对待后辈时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能够更细致周到的照顾孩子,对孩子的调皮捣蛋也更加包容;并且,老年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积蓄,对待孩子舍得花钱,在物质条件上会给予孩子更优渥的待遇。

然而需要看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三观等基本已经完全定型,并且与现代社会拥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隔代教育对孩子来说,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

隔代教育,弊大于利

具体到教育孩子的方面,受到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影响,祖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早已与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若爷爷奶奶将落后的、愚昧的思想传给孩子,那么将遗祸无穷;

同样的,祖辈们落后的教育理念,一定会与孩子父母自己的教育想法产生激烈的冲突。由隔代教育产生的家庭矛盾,正成为当下中国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1) 过度溺爱孩子,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

老人对孩子往往十分疼爱,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孩子有任何不合理的要求老人都会满足,孩子犯了错误老人也不会责怪,这往往源自老人对自己子女的"补偿心态",当年自己没有能力好好对待子女,如今就要在孙子孙女的身上补回来。



无论什么情况下,老人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老人还会出面制止。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才是家里的"主人",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吵大闹。这样的溺爱使得孩子变得极为自私和脆弱,只懂得享受,不懂得付出,最终会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变得极差。

(2) 不科学的喂养孩子,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老人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可这些饮食方式往往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达不到膳食平衡的标准,完全没有"营养均衡"的概念;

另一方面,老人也对孩子爱吃甜食、垃圾食品的喜好过分纵容,最终导致孩子身体发育不平衡,如今到处都能见到胖乎乎的小胖墩,就是老人不科学喂养的结果。

(3) 长辈的陈旧思想阻碍孩子的发展

长辈们由于长期生活在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上个时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早已于上个时代定型,因此很难接受如今的新鲜事物,这样的态度同样会带到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中去。



如对待电脑、手机等新事物,老人们往往是十分排斥的,在教育孩子时也会极力阻止孩子接触新事物,这无疑抹杀了孩子们正在茁壮成长的独特个性与探索精神,容易让孩子变得保守、固执、墨守成规,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

(4) 容易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

现如今很多家庭出现隔代教育的情况,更多的是无奈之举,父母们内心还是希望能够由自己亲自抚养孩子的,但父母先进的、符合现代社会的育儿理念定然会与长辈陈旧保守的思想产生剧烈的冲突,二者会在如何抚养孩子的问题上无法达到统一,进而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一个家庭若是矛盾严重,对孩子来说也不是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隔代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虽然隔代教育弊大于利,可在如今的现实情况下许多家庭依然无法避免隔代教育,其实,如果父母与长辈能够正确对待与施行隔代教育,对孩子来说更多是有益的。

(1) 父母与长辈多沟通交流,找到平衡点

孩子父母与孩子奶奶在教育观念上一般都会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并往往会因为这些差异产生尖锐的对立冲突,其实,两方都应该退一步,多沟通多交流,找到双方理念中有益于孩子的部分,求同存异,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比如,父母培养孩子的智力发育、个性发展等部分,而也爷爷奶奶则要给孩子灌输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父母们也要多向长辈请教育儿经验,长辈也应该积极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以此更好地帮助宝宝成长。

(2) 长辈要理智客观的爱孩子

长辈们对待孩子时,一定要控制情感,分清"爱"与"溺爱"的区别,要爱得适度;要理解"爱,就是放手",孩子遇到困难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比一味地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孩子未来适应社会;并且要常带孩子出门,去认识外面的世界,而不是把孩子"圈养"在家里,让其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这样更有助于孩子体魄的健康。

(3) 父母要多陪孩子

无论如何,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是最大的。父母不抚养孩子,是对家庭责任的逃避。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会对父母产生排斥情绪,最终导致亲子间产生隔阂,对孩子与父母的一生都有十分恶劣的影响。



隔代教育难免会有矛盾,两代人的教育观念也势必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作为子女,要懂得多跟自己父母沟通,作为父母,也要懂得多听孩子的意见。只要多沟通,矛盾都会不复存在,婆媳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两者之间不同的教育观念,我觉得还是要注重交流问题,这样才可以根本上的解决问题。
第2个回答  2020-12-26
问题的根源就是在于老人的这个思想和年轻人的思想完全不一样,而且老年人特别溺爱孩子,年轻人对于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矛盾。
第3个回答  2020-12-26
问题根源是两代人带娃的方式不同,教育孩子方法不同,所以才会矛盾不断,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不接受对方的教育方式导致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