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国家标准规定蚕丝被蚕丝含量应≥50%。

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在蚕丝被的定义、包装标注规定、等级、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工艺质量等方面对蚕丝被质量进行了新的规定。

国家标准规定,蚕丝被是指填充物含桑蚕丝和(或)柞蚕丝50%及以上的被类产品。填充物含100%蚕丝的为纯蚕丝被,填充物含50%以上蚕丝的为混合蚕丝被。

扩展资料:

消协人员表示,蚕丝被填充物品质中规定优等品、一等品填充物应是长丝绵或中长丝绵,但测试中发现有些标称一等品的蚕丝被,填充物主料是短丝绵,只是在被子开口处有部分长丝绵或中长丝绵,或是填充物表层为长丝绵或中长丝绵,中间夹层为短丝绵,明显以次充好。

消费者在选购蚕丝被商品时,如有条件,应尽量打开拉锁链、扣子等,查看填充物的品质,尤其是被子深处蚕丝被的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蚕丝被里没蚕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据国标规定,明确了以蚕丝为主要填充物的被类才可称为蚕丝被,分为纯蚕丝被和混合蚕丝被两类。其中蚕丝含量为100%的称为纯蚕丝被,蚕丝含量达到50%及以上的为混合蚕丝被。

本标准规定了蚕丝被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以桑蚕丝绵、柞蚕丝绵为主要原料,经制胎并和胎套绗缝(包括机缝和手工缝钉)制作而成的蚕丝被。

蚕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了蚕丝被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等。


扩展资料:

一、质量鉴定:

1、外观:优质的蚕丝外观具有珍珠般的色泽,对光线具有漫折射的性能。洁净少有杂质,丝路有序整齐;而品质较差的蚕丝往往因添加了漂白剂等化学药品,而使其外观呈苍白色,不具光泽和润泽感,杂质较多,丝路混乱。

2、触感:优质的蚕丝触感柔顺滑腻富弹性,无硬性团块;而劣质蚕丝则触感粗糙无柔性,无润泽感,茧茎、茧块、生茧片、蛹蜕相对较多。味道带有油性或霉臭味的蚕丝均为劣质品。

3、燃烧:蚕丝燃烧时立刻化为灰,燃烧速度很快。燃烧后呈松散状灰色,具有毛发烧焦味。木棉燃烧后也是灰烬能碾碎。

二、优点:

1、蚕丝被制作过程选用优质的蚕茧煮烂、剥出蚕蛹,将无蛹的茧子先套在小环上,再套在大环上,制成薄片,取下,消毒烘干,手工弹松逐渐退缪拉大,一层一层铺起来,最后套上纱布袋,制成各种规格的被子。整个操作过程全部为手工制作,做工精良,厚薄均匀经久耐用。

2、蚕丝被特性蚕丝被的原料为蚕茧、蚕茧为天然蛋白长纤维,无杂质,尘埃,无静电,具有防蛀,防霉的特点,有回归大自然的色彩,是真正的绿色保健产品。

3、蚕丝被对人体的作用蚕丝被具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对人体的肌肤有着营养和保护作用。下奶医学外科,已采用蚕丝线缝合和结扎伤口,不用拆线,能被人体吸收,有些皮肤病能不治自愈。

对呼吸道疾病患者,能减少短纤维、尘埃的刺激而降低发病率,对老年人能减少被褥对身体的压迫而感到舒适。蚕丝被能有效保护双肩,减少肩周炎的痛苦,蚕丝被是皮肤过敏者的良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丝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30
蚕丝被的填充物中主要成分即丝绵,按长度可分为长丝绵、中长丝绵、短丝绵。根据蚕丝被国家标准规定,填充物含桑蚕丝和(或)榨蚕丝50%以上的被类可以称为蚕丝被。分纯蚕丝被和混合蚕丝被两类:填充物为100%蚕丝的为纯蚕丝被,填充物含50%及以上蚕丝的为混合蚕丝被。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蚕丝被蚕丝含量必须达到100%且必须为长丝绵或中长丝绵,合格品的蚕丝被蚕丝含量应该达到50%以上。蚕丝被的包装上应该标注丝绵的种类和丝绵的长度。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不同的丝绵长度在保暖性能上差别很大。一些不良商家在包装故意不标注这一内容,在填充物中掺杂大量短丝绵,欺骗消费者。刘三姐蚕丝被所有的蚕丝被都是采用100%桑蚕长丝,这也是收到很多消费者青睐的原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1-02
我的是100%桑蚕丝,长丝,是优质丝。

我的蚕丝被都是手工做的,并且手工定点,检查口50-80厘米长,里面所有蚕丝都可以检测,也可以单独买蚕丝,自己回去做,质量不好,不敢这样做的,见我的名字和头像
第4个回答  2017-05-13
一、蚕丝被概念
蚕丝被的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而以蚕丝作为内质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深睡眠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
二、蚕丝被国家标准
1、据国标规定,填充物含桑蚕丝和(或)柞蚕丝50%及以上的被类可称为蚕丝被。分纯蚕丝被和混合蚕丝被两类:填充物含100%蚕丝的为纯蚕丝被,填充物含 50%及以上蚕丝为混合蚕丝被。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蚕丝含量必须为100%且必须为长丝绵或中长丝绵;合格品的蚕丝含量应达到50%以上,对蚕丝的长度没有规定。
2、国家标准GB/T24252-2009《蚕丝被》相比于行业标准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标在规范性引用文本中增加了引用标准GB/T17529-2006《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和GB/T18401-2003《国家纺织品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蚕丝被的安全技术指标。
(2)标准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对产品相关的八个名词术语从科学的,专业的角度作了详细的定义和解释,对蚕丝被的产品名称、填充物所用的原料类别和等级等都进行了统一的规定。
(3)标准在附录中增加了填充物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桑/柞蚕丝混合填充物的化学测定方法两个规范性附录。
(4)在产品等级分类方面,原行业标准中的产品分为特极品、一级品和二级品;新标准则分为特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这种分级与其他纺织品的等级分类统一起来,使新标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5)在安全技术方面,考虑到蚕丝被的填充物主要是蛋白质纤维,是弱酸性物质,因此在具体的技术指标中对填充物的pH值的规定为4.0-8.0,其上限要比其它纺织产品低(GB18401-2003中规定C类产品pH值为4.0-9.0),符合蚕丝纤维的特性。
(6)国家标准填充物的质量偏差合格品的下公差比行业标准中二级品的下公差提高了2.5%(行业标准为-5.0-+10.0,现行国家标准为-2.5-+10.0)。对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
(7)国家标准产品技术指标中的压缩回弹性的压缩率低于原行业标准的技术指标:优等品≥45%,一等品≥40%(原行业标准特级品≥55%,一级品≥45%);而国标要求的回复率均高于原行业标准的技术指标,即:优等品≥95%,一等品≥90%(原行业标准特级品≥80%,一级品≥70%)。对这两个技术指标的调整更符合蚕丝纤维的特性和蚕丝被的实际使用情况。
(8)国家标准除在文字上对蚕丝被产品进行明确的定义外,还对其填充物品质和质量规定了量化考核指标,如蚕丝被必须是填充物含桑蚕丝和(或)柞蚕丝50%以上;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蚕丝含量必须是100%;合格品的填充物蚕丝含量应达到50%以上等。同时对填充物的品质指标也作了细化,新标准放宽了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蚕丝长度范围,由原行业标准中特极品、一级品必须是纯长丝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必须为长丝绵或中长丝绵;合格品对蚕丝的长度没有规定。这样就降低了对原料的限制,扩大了原料的使用范围,增加了产品的品种和档次。
(9)国家标准中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和工艺质量要求也比行业标准增加了许多内容,如:四角,边必须正,角质量差率不大于20%,四边充实等。同时对填充物均匀程度也从量上作了规定,即优等品差异率≤10%,一等品差异率≤20%,合格品差异率≤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