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与比喻的区别

最好有比喻或拟人的意思。

拟人是指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语言。如: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比喻:也就是打比方,用某一事物或情节来比另一事物或情境。

拟人从意义上看比喻重在喻,比拟重在拟,比拟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对于事物的相似点已不着重突出;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多是名词性词语,比拟中的比拟成分多是动词性词语。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 )。

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句话出现比喻词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总之,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它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8
拟人,比喻的区别: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语言。如: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比喻:也就是打比方,用某一事物或情节来比另一事物或情境。
我补充总结一下,拟人从意义上看比喻重在喻,比拟重在拟,比拟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对于事物的相似点已不着重突出;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多是名词性词语,比拟中的比拟成分多是动词性词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3
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请看下面两个例句: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同上)
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温柔”和“会打扮自己”)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
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比喻和拟人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体替换本体(借喻);拟人用描写拟体(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2)在比喻里,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出现(如明喻和暗喻),也可以不出现(如借喻);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拟体的词语(即适用于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本体(即事物)。(3)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在拟人中拟体(人)没有出现
,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简单的说,拟人就是把事物作为人看待,就是具有人似的特点,例如有感情,有动作以及语言,但是不出现具体的人。比喻也就是打比方,用某一事物或情节来比另一事物或情境,一般有关键词犹如、有如、像、好像、好似、如、仿佛等等,但是一定出现喻体(喻体与本体相对,是比喻的一部分“把花瓣比作蝴蝶,蝴蝶就是喻体”。喻体是对本体特征的有效并极形象的修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2-11
拟人,把其他东西当作人来写。出去最常见的“小草挺了挺腰,伸了个懒腰”,这里并不强调本、喻体,而是将人的动作,仪表等赋予其他的某个什么东西。 比喻,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比如“鸡蛋像石头”,这里吧鸡蛋比作石头。再比如“那天边的怪石仿若一个仙女,伸手摘桃”这个句子既用了比喻,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4个回答  2010-02-11
比喻: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拟人(Personification)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比喻句:她像花儿一样美丽。
拟人句:花儿在微风中点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