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智商高情商就低了?

如题所述

所谓智商高而情商低的人,就是读书学习很聪明,接受能力极强,不论什么一学就会。但就是不善交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实”过头。是一个什么都会,什么都懂,满肚子学问的大笨蛋。这种人做什么事,成功的几率很低,原因就是情商不高,没有人缘,没有亲和力,更没有号召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1
真正智商高的人,只要TA愿意,情商照样爆表。

而如果题主有“智商高的人情商低”的印象,很可能是如下几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

1,对方并非智商高,只不过TA把更多与人相处的时间都用在了能狭义体现出仿佛智商很高的领域了。非常典型的如理科院系的学霸出身。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真天才 -- 这些人出来混职场,智商情商皆爆表。但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智商就是正常,仅是极为刻苦而已。这部分人,把有限的智商都用在涨智商感观却不涨情商的事情上了,给人的感觉才会是“智商高情商低”,但本质其实是“智商正常,于是情商低”

2,对方的智商是如此高,仅靠智商就足以支撑TA需要的社会资源,于是他自然会聪明地选择放弃使用并不会给他带来更多边际效用的情商技能点

3,对方智商确实高,但属于自闭症风格的智商高。典型如Sheldon Cooper
第2个回答  2015-12-11
实际上智商跟情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反比关系。
智商高的人一般专注于学术研究或者自己的生活,不会花太多时间在人际交往上,别人就会觉得这个人不好交往,认为他“情商低”。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智商高的人心高气傲,自命不凡,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的太自负,这种就是真的情商低。
第3个回答  2020-12-09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大家都喜欢他,他机会就多,而读书好的人又不太愿意跟人交朋友,所以智商高的人情商偏低。”

看看我们周围,大致是这样。

为什么智商高的人,都不喜欢与人交往?

1

频率不同的人,聊不到一起来

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两个智商极高的人,一个是安迪,一个是曲筱绡。

安迪,带着美国名校毕业和华尔街高管的光环,这智商就不用说了。

曲筱绡智商也超高,别看她是个读国外野鸡大学的富二代,可老爸给她了个小公司,本来是让她玩玩,没想到她居然做得有声有色。

在欢乐颂22楼的5位女孩中,曲筱绡和安迪关系最好。

有一次曲筱绡请安迪吃饭,两人边吃边聊,曲筱绡请教起公司的事务,安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曲筱绡茅塞顿开,两人相谈甚欢。

接着曲筱绡说起爸爸的名言:“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引起安迪的强烈共鸣,安迪说,她最烦脑袋转不过弯的人。

安迪的下属刘思明,就是个脑袋转不过弯的人。

刘思明比较笨,写的报告常出错误,总惹安迪生气,甚至有时被安迪骂得狗血淋头,安迪特别不喜欢和他打交道。

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聊不到一起来。

频率相同的人,即使翻山越岭,也终会相聚在一起;

磁场不合的人,就算朝夕相处,也终归不是一路人。

高智商的人,不是不喜欢和别人交往,而是不愿和不是一个频道的人交往。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鸡同鸭讲,鸡讲的累,鸭听的也累。

聪明人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做棋逢对手的交流。

与频率不同的人交流,与其无聊地应付,不如婉言拒绝。

为交往而交往,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聪明人也不会办这种傻事。

人家不是无趣,只是懒得对你有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频,无共振,多聊何益?

频率不同的人,注定不会成朋友。

2

孤独,是聪明人的日常

有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般人群爱社交,而高智商者却爱独处。

尼采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并非他喜欢孤独,而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同类。”

的确,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第4个回答  2019-02-17
戈尔曼说,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

从“情商”这个词诞生起,人们就把它和“智商”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而各种“高分低能”的论断也让二者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似乎所有智商留下的“烂摊子”都被归在了情商头上——不晓人情世故的学者被看作“智商有余、情商不足”

1.媒体、影视剧等的宣传影响
当影视剧里演多了智商爆表、情商负数的反面(?)人物之后,当媒体报道多了高分低能的无辜学霸之后,我们难免会被或多或少地“洗脑”。变相的曝光效应就像这样,不管是不是真的,只要我们看多了、听多了就当真了,连再多动下脑子去反驳都吝啬去做。#三人成虎

2.大脑懒得去反驳
而且依照人类的思考、记忆模式,当听到这个论断(“智商高的人情商低”)时我们会首先想到“正命题”的案例,而不是费劲地拐个弯去“证伪”,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先入为主地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是这么回事”了,除非你养成思辨的习惯,否则你的大脑只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选择装不知道。#反正我先想到的是卷福,反例嘛,懒得想

3.我们更爱不完美
比起十全十美、分毫不差,我们更加乐意见到“不完美”的存在。
看到“万能”的人设,我们会无情地开嘲讽说是玛丽苏、金手指;而对于精明中有点小缺陷的,我们却觉得好萌好可爱。这是瑕不掩瑜,也是出丑效应,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毕竟我们更喜欢把人拉下神坛,而不是任由他高高在上。所以想想平日里就已经“容不得人”的我们,也怨不得记忆里的“高智商”都是会附带“低情商”或者其他稀奇古怪毛病的存在。#对于高智商生物,我们会选择忘掉,或者给他泼点“脏水”再记住

4.对情商的理解不同
你认为对方情商低,但事实可能是你还没有重要到需要对方动用情商的地步。
不要说什么人人平等的鬼话,扪心自问,对待能决定你挂科与否的导师和总跟在你屁股后面转的报马仔小弟,你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么?在你面前的清高自傲不屑一顾,可能换一个人就成言笑晏晏春风满面,这不是情商低,而是是个人就不会只有一面。#会在背后评论别人情商的人,我倒觉得你是活该被如此对待

虽然确实是有不着调的家长能将好好的小孩子给教成了渣渣,但也不是所有的大人都会把好苗子给掐傻在摇篮里的。
像我们这种大街上一抓一大把、智商不够情商也不见得够的路人甲,与其期盼着多点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来让你捡便宜,还不如多上上33IQ呢,毕竟在绝对的智商面前,情商也得往边上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