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谁建的

如题所述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设计者是蒯祥。

蒯祥出生于1398年,他的家族世代都是木匠,祖父和父亲在当地十分的有威望,附近很多重要的建筑,都曾有他们家族的人参与设计建造。他的父亲蒯福在明代初期,曾主持过金陵皇宫的工程。

成年之后蒯祥跟随着父亲来到了京城,有了父亲的帮忙,他的仕途发展也比较顺利。蒯祥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通过父亲几年的调教,他能力特别的突出,让许多人都很钦佩。之后由于表现突出,又有父亲的举荐,他被提拔为了工部侍郎,这让他在朝堂上真正的站稳了脚跟。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决定迁都,当时明成祖便召集众多的能工巧匠,在北京修建一座巨大的皇宫。当时很多人都毛遂自荐,想要凭借这次机会去大展拳脚,蒯祥当时就已经身兼要职,他要做的就是起到带头的作用。他被朝廷委以重任,皇帝要求他设计宫殿的正门,当时的天安门被称之为承天门。

这是一项重任,各国进京的使臣,最先看到的就是承天门,所以这座建筑要在精致中不失华丽,在宏伟中不要太乍眼。当时的蒯祥年仅18岁,却成为了这些人物的首领,这让他很有压力。

通过多日的细心钻研,蒯祥制定了一系列的修建方案。大家在看到他的设计风格之后,也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之后工匠们便按照蒯祥的设计,开始正是建造承天门。经过几个月的施工,承天门这座宏伟的建筑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当时的明成祖在见到成品之后特别的满意,并且赐蒯祥少年鲁班的称号。

天安门建筑历程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征召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开始大规模重建北京城。其时,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蒯祥奉命设计建造皇宫,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承天门。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承天门建成,为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因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命名承天门。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颁诏正式迁都北京。

明天顺元年(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

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由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了承天门。此次重建后的承天门,只是由原来的东西宽5间、南北进深3间,扩大为宽9间、进深5间,形制上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承天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是当时北京城里最大、最高的一座门楼。本次重修,也奠定了天安门的形制。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再次被毁。次年再次重修承天门。 

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康熙年间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