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如题所述

一、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如下:
- 为编制下一级规划提供依据。
- 确定区域内规划目标和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 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各业用地指标。
- 划分土地利用区。
- 确定规划范围内重点工程项目的用地指标和布局。
- 制定实施规划有关的政策和措施。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现阶段土地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保护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在空间和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其目的在于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并为土地利用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1.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与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利用长远规划,因此它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和依据。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行用途管制的基础。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
- 土地供给能力及各项建设对土地要求;
- 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编制原则:
-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地;
- 提高土地利用率;
- 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层次体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宜按行政区划体系分级编制。根据我国行政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行政区域分为全国、省 (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和乡(镇)五级,即五个层次。全国、省、市(地)三级规划,由于涉及范围大,所以属指导性规划。县级总体规划则注重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乡级总体规划是最基层的规划,具有一定的微观规划性质,主要是以落实县级规划内容为重点。各层次之间,可以根据需要,按自然区划或经济区域,进行跨省、跨市县、跨乡(镇)的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下级规划必须紧密衔接,上一级规划指导下一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
五、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 确定对全国有指导意义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目标和措施;
- 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
- 根据全国的生产力总体布局与用地需求,划分不同的土地利用地域区;
- 提出各省(市、区)的土地利用方向和指令性指标,对跨省(市、区)的重要工程项目用地进行布局,并确定用地规模;
- 拟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政策措施。
六、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本省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利用的问题,确定全省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
- 根据全省土地利用目标和各地区(市)土地资源特点,提出各地区(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和目标;
- 根据全省的生产力总体布局与用地需求,划分不同的土地利用地域区;
- 对各种用地、生产基地及跨地区(市)的基础设施工程用地进行布局,提出土地利用结构的指导性调整指标及省内重要基础工程和重要工矿项目用地规模;
- 解决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不能考虑的地市与地市之间的土地利用问题;
- 制定实施规划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七、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 根据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土地利用的问题提出本地区土地利用的方针;
- 根据本地区土地的自然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