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卡拿到了还能取消吗

如题所述

器官捐献卡拿到了能取消,只要是本人反悔是可以取消。如果去世了要看子女的态度,也不是强制性的。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器官保存的目的是维持离体器官的活性,为器官运转、及时手术争取时间。一般情况下,器官从供血停止到冷保存开始,只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称为“热缺血”阶段,这一时期对器官的损害最为严重。紧接着,进入器官保存阶段,主要有两种方法:常温机械灌注保存与低温保存。其中,最常用的便是低温保存,这类似于冰箱储存食物,进入冷藏箱前,先对离体器官注入保存液,使器官在进入冷藏箱后,内部可以维持低钠高钾平衡,从而延迟器官受损。离体后,器官的失活时间各不相同。如心脏在冷藏状态下失活最快,只能维持4-6小时,被称为黄金六小时;肾脏则有23-36小时。总而言之,器官离体后,医生们必须迅速投入移植,多等一分钟,都会有难以逆转的危险。器官移植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移植排斥,因此需要受者在手术后使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用来抵抗供体器官产生的排斥。
其实产生于人体的副作用大多来自于此药物,它本身药效很强,能够影响到整个身体。不同药物具体于每个受者的副作用也各不相同,如有的人会感到恶心、呕吐、腹泻;也有人会出现贫血、高血压等严重症状。但好消息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此类副作用。原则上,没有传染病和癌症、器官组织良好的健康人都可以进行捐献。除此之外,还会有专业医疗小组对所捐献的器官进行深入评估,确认可用于移植、符合条件后,才会进行手术。而接受捐献的人,一般称为受者。由于供需不平衡,在等待匹配器官的过程中,受者们会基于不同因素进行排序,主要因素有医疗紧急度评分、地理因素、年龄因素、血型匹配和等待时间。不同器官的移植又有具体细分,例如,在肝脏移植中,医疗紧急度评分又包含超紧急状态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等;在心脏移植中又包含捐献者接受原则、心脏分配特例情况和心肺联合移植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六十九条,对侵害死者遗体、遗骨以及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行为提起诉讼的,死者的近亲属为当事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