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7

周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战国一方面是得名于史书《春秋》和《战国策》,另一方面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性质不同,温和型的战争时代称为“春秋”,残酷性的战争时代称为“战国”。 

春秋最早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从象形文字演变的角度来看,在长江以南的珠江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远古的象形文字春夏秋冬是表示方向的,相当于那时长江流域以北的东南西北。南方人看一年的气温和植物的生长,只有春天和秋天,没有夏天和冬天。所以表示时间时,春秋就是一年。这四个字介绍到北方,经过漫长岁月,才演变为一年四季。

鲁国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夏商周时期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心。史学家们在编写东周前半部时期的历史时,为了反应北方争霸,东西对进,此起彼伏的历史,就用了春秋二字,形象地表示这段历史就是东部和西部争霸的时期。用这两个字,还表示了文人对时代的不满,即春秋无义战,就是东方势力与西方势力的对抗。

具体地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为西周时期。从此东周王室只有象征意义,列国争霸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战国时期。

鲁国史学家编写巜春秋》,主要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春秋》经过孔子删订,补充了同时代北方其他国家的事件和与鲁国的关系,成为最完整的记载。汉代以后这本书被奉为历史经典,所以春秋概念为世人所知,只是人们已经忘记了春秋表方向的初始意义,只知道时间概念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