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 杨氏

我是四川省安岳县鱼龙乡杨家的,听老人说我们是“湖广填四川”时,来自“湖广神(音)州府”,两婆孙下川(陈氏太婆和杨氏孙子),定居于当时的四川北道潼川府安岳县喜井乡石庙沟(今安岳县鱼龙乡南泉村龙桥,三十多年前尚有老人讲“神(音)州话”并立有一碑,现已遗失)。代代口传的是杨氏“清白传家”二十字派:“伏轩子亭扬,仲元启秀长,景(世)云(代)忠(胜)德(之)远(武),清白永驻芳(可能有些字有出入)”,我这一辈是“景或者世”字辈,有谁知道我们是属于“杨”家的哪一支啊?准确的字派是什么?请同宗的来邮:[email protected]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06
我是世辈,我爸长辈,我下代是代辈,其他的不同了
第2个回答  2014-05-19
家里有清白传家的牌匾吗?
第3个回答  2012-03-20
你高错了吧 南泉村 没龙桥 那是六大队的 南泉村是5大队 石庙沟 我听过 就了 忘了 好象是 鱼龙6大队 又好象是横庙九大队 不过这2个地方都讲神(音)州话 我帮你查下 他们和你不一样 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