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而不养的父母怎么看待?

我从小就父母离异,跟随奶奶和姑姑长大,一直到20岁之前,我的母亲没有为我提供过任何抚养费,当然我自己也从来不奢求,20岁后我逐渐的跟母亲开始来往,母亲给我提供上大学的学费,但是我感觉来往的很累,每次就是听她再翻旧账,说我奶奶如何对她乱七八糟,每次就说什么她给我了生命,为了生我子宫落下了后遗症,我的认知是,当初又不是我让她生的我,是我逼她生我了吗?是我自己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她和我爹两人快活完了生下我撒腿就跑,也从来不管。如果生前就知道生活是这么艰难,谁愿意来来到这个世上。

父母对孩子的爱,大多浓厚深沉,甘心情愿的付出所有。然而总有一些父母,不能担当起养育子女的责任,草率的生育,放任孩子在人生路上苦苦挣扎。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可谓是不配为人父母。

《何以为家》是一部由黎巴嫩青年女导演拍摄的电影,提名了戛纳、奥斯卡、金球奖等诸多国际奖项。上映之后,感动了全球无数观众,让人不由自主的为片中的几位小主人公的命运唏嘘感叹。

导演并未采用专业童星,而是选用了几名来自黎巴嫩的小朋友演绎他们的日常生活。12岁的赞恩和家人生活在贫民窟,衣食无着,然而父母却依然热衷于频繁生育。赞恩是家中长子,却没有读书的权利,小小年纪就要为了生活奔波,打工赚取家用。
然而生活并未善待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几经坎坷之后,赞恩得知被迫嫁给中年房东的妹妹被磋磨致死之后,怒而伤人,最终被抓获判刑。影片结尾,赞恩决定控告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电影真实又伤感,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极具现实意义。

生活中如同赞恩父母一样的成年人不在少数,他们以生育为乐,却不愿意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让孩子无法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如同野草一般随风生长,稍有不慎,就会跌落生活的深渊。

生而不养,将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
1,安稳的童年,是孩子成长的保障。
人们常常把孩子比喻为“四脚吞金兽”,养育一个孩子,无疑需要花费极大的金钱和心血。恶性攀比自然不可取,但是孩子成长的基本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为孩子提供安稳、健康的童年生活,是父母应该担负的基本义务。

如果孩子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无法摄取充足的营养,从小生活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极大伤害。


2,父母的关爱,是孩子坚固的后盾。
从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开始,父母就成为孩子唯一可以依靠的对象,即是孩子坚固的后盾,也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父母的充足关爱,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性格,拥有开朗、乐观、坚强的优秀品质。
反之,如果父母过于自私,对孩子不管不问,则会引发孩子的自卑情绪。幼儿缺乏正确的逻辑判断,往往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才会得不到父母的爱,因此陷入敏感的恐慌漩涡之中,

3,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最大来源。拥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拥有爱自己的力量,也能把爱回馈给身边的人。否则便会形成讨好型人格,渴望爱,却又害怕失去,造成性格缺陷,充满负面情绪。

养而不教,不配为人父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2

养一个孩子是非常需要下功夫的一件事,生而不养一定是不负责任的,逃避自己的义务,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缺席孩子成长的理由。做负责任的父母,孩子也会有责任感。

生而不养,断指可还;生而养之,断头可还;不生而养,百世难还。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它并非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不是所有拒绝赡养老人的人都是坏人。生下孩子就遗弃的父母,没有权利要求孩子赡养自己。只有把孩子抚养成人的父母才有这样的资格。

父慈子孝是人间美事,但那些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父母,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儿女秉性宽厚、感恩戴德。其实我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生而不养的人,尤其是一个母亲,如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哪个母亲愿意和自己的骨肉分离?或许孩子是她年轻时候放纵的苦果,或许孩子是她不可缺少的动力,或许各种无奈她不得不放弃,我会觉得情有可原。生命初到的美丽能让人心肠变软,可是无情的现实会让人不得已而为之必须放弃自己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我相信这个时候的妈妈最需要别人的理解。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恩不分彼此,我还是觉得能互相谅解是最好的。亲情是血浓于水,是彼此谅解,互相成全。生儿不养,小孩容易缺爱,至于缺爱的表现嘛,就是患得患失,对朋友层次没有界限感,别人的一点点善良都会认为是亲人般的存在。容易因为别人不听你的话而争吵(或者沉默,或者耍赖。因为人太缺爱了,就会自私。)
处理方法,分三步。第一部,与父母唱反调让父母察觉不对劲,如果父母不明白你的意思,直接告诉他,你的感受是如何,第三步,直接开怼。没错,就是直接开怼。夺回你该有的权利

第2个回答  2022-02-12
从道德上来说,父母虽未养育我们,但生育总是有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法律上来说,赡养父母是我们的职责,赡养之责,人人应尽之,不能因父母的行为而改变,顶多说赡养的力度没有那么大。这些法律都是有明文规定的。

生养之恩,当涌泉相报都回报不完,虽然父母可能并没有做到我们所理想中的那样,但我们身为子女,孝道却不能少。而且孝顺不能是盲听父母的,要有选择的听从。

当今社会上,大多数的父母是很爱自己的,即使有那种生而不养的,也毕竟只是少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觉着即使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可能会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我们做子女的应该体谅他们,但是对于那种无理取闹的,可以不必太在意。

对于施暴者(生而不养)在被ta决定抛弃你的一刻起,你的人生就和他划清界限了。

一、站在中国的司法流程:来说还是要尽赡养义务。如果你要打官司 肯定输的很难看。

二、无论父母有无尽到抚养义务:子女都是要尽赡养义务的。对于父母没有尽到抚养义务的,实践中一般是判金钱赡养,也就是每个月给最低生活费。

原生家庭不能选择,但是成年的我们可以选择新的人生。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值得维系,对于反复伤害过你的人,就算是父母,断舍离,不纠缠。人性是最难改变的,忏悔的眼泪并不是可信赖的承诺。
第3个回答  2022-02-12
父母把孩子生出来,就需要对孩子负责,孩子长大了就需要赡养父母,但现实中,存在许多生而不养的父母,有些朋友就会问,生而不养的父母,是不是可以不赡养?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可以从中找到答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生而不养的父母,可以不赡养吗
1、不可以。
2、抚养义务和赡养义务是两个法律关系,当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时,未成年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而不能因为父母未尽抚养义务去对抗赡养义务;即使父母对子女未尽抚养义务,在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时向子女主张赡养权时也会得到法律支持。
古人云,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是最大的恶。作为父母,虽然为尽到责任,但即使是这样的父母,我们也要尽到一定的赡养责任,用善来改变恶。
第4个回答  2022-02-12
生而不养,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恶,是极其自私的表现。

生而不养,没有父母感,是悲剧的点火线,孩子不是路边的杂草,懂得天然地疯狂生长,他们在该被爱和教育的年纪,不该被无视和丢弃。

现实生活中,没有资格的父母其实很多:有人只负责把孩子生下来,却从不教给他们礼貌和体面,放纵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随处捣乱。

有人把孩子留在家,理由是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却不管他们是否性格孤僻、渴望陪伴;还有人解决问题靠拳头,孩子做错事,第一时间接受的教育就是挨打,父母的拳头却并没有把他们教育成善良听话的小孩。

世界上有很多资格证,唯独做父母不需要。金星在综艺《妈妈咪呀》中说:“如果你不想当妈,不想养孩子,千万别生,生了你不养,你生她干什么?”

做父母的门槛太低了,可童年的缺失的东西,很多人会用尽一生去弥补,做家长是需要资格的,这个资格的审核权,不在旁人,在每一个孩子心里。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期望他们替自己完成没实现的理想,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复制到下一代身上去。

他们认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的,养育他们如此辛苦他们怎么能反抗,于是他们私心地想要控制孩子的升学、择偶、前途,很多压力和仇恨就这样滋生了。

中国家长最典型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都是为了”这句“为了你好”渗透进了孩子生活的每一道缝隙,看似温暖,有时却是蚀骨的寒冷,一句“都是为你好”,你就该彻底交出你的人生。

很多父母的爱都只是假借了爱的名义,作恶无数罢了。真正好的父母子女关系,不应该是占有和控制。

在年幼时给予陪伴和鼓励,在孩子成年后学会放手,往后退一步,彼此独立、关键时刻相互倚靠,才是作为父母最温柔克制的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