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供会一直存档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录口供、照相、录指纹是记录犯罪记录的过程,犯罪记录即案底会一直保留。不能私自撤销案底,私自改动撤销会付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规定:
(一)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
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政法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分别建立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
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五)明确违反规定处理犯罪人员信息的责任
负责提供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提供有关信息。不按规定提供信息,或者故意提供虚假、伪造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负责登记和管理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登记、妥善管理犯罪人员信息。不按规定登记犯罪人员信息、提供查询服务,或者违反规定泄露犯罪人员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使用犯罪人员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查询目的使用有关信息并对犯罪人员信息予以保密。不按规定使用犯罪人员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对犯罪人员信息进行合理登记和有效管理,既有助于国家有关部门充分掌握与运用犯罪人员信息。
适时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及其他公共政策,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防控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也有助于保障有犯罪记录的人的合法权利,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近年来,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有关部门为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
认真总结并推广其中的有益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犯罪人员信息的登记和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犯罪记录制度,对司法工作服务大局,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不会有记录。只是被公安局传唤录口供,不会记在个人档案里面的。被处以行政拘留、行政罚款以上或已经判刑的才会被记入,任何人都有被传唤的可能,被传唤不等于违法。
只是被公安局传唤录口供,不会记在个人档案里面的。被处以行政拘留、行政罚款以上或已经判刑的才会被记入,任何人都有被传唤的可能,被传唤不等于违法。
永久的保存。口供一般专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提供虚假供述,情节较轻的话负有行政方面的责任,会进行行政拘留,截止2022年6月29日,没有明文对案件的口供档案保存时间做出具体规定,不过派出所都是会永久保存的。
录口供分多种情况:讯问、询问。从证据上的角度上来说是要永久保存,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附到案卷(处理案件)里能保存到半年左右。
只是被公安局传唤录口供,不会记在个人档案里面的。被处以行政拘留、行政罚款以上或已经判刑的才会被记入,任何人都有被传唤的可能,被传唤不等于违法。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七条辩护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有权予以保密。但是,辩护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的,应当及时告知司法机关。
第五十八条案件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公安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根据情况进行核实,并记录在案。辩护律师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对辩护律师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进行核实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有关证据应当附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