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来源不合法的情形

如题所述

证据来源不合法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 作证主体不合法: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2. 取证程序不合法:例如,通过威胁、欺骗、引诱等非法方式收集证据。
3. 表现形式不合法:证据的形式或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4. 证据要件不合法:法律要求某些证据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经过法定手续才能被接受,例如书证。
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判决情况如下:
1.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应作出有罪判决。
2. 如果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应作出无罪判决。
3. 如果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应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在诉讼中,当事人需要举证:
1. 原告起诉或被告反诉时,应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
2. 当事人应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
3. 人民法院应向当事人说明举证要求和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证据的关联性规则包括:
1. 被告人的品格通常无关联性,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作为证据。
2. 被害人的品格一般无关联性,但在庭审中为准确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可作为证据。
3. 被告人的前科或先前行为通常无关联性,除非它们是指控行为的一部分。
4. 特定的诉讼行为可能具有关联性。
5. 特定的事实行为可能具有关联性。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但生理、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除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