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艾人:为何“黄脸婆”艾灸后脸色会变得红嫩润白?女人一定要看!

如题所述

每个人都经历过年轻,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我们脸上都会逐渐变得暗沉,甚至还会长出色斑,尤其是黄褐斑。那么,为什么女人会长黄褐斑呢?黄褐斑出现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一、黄褐斑出现的原因
1. 脾胃不好:中医认为,脾与胃相表里,互为阴阳。由于生理功能发生变化,经脉的气血亏损,脾胃的阴阳也就失调,一则会导致体内气血不足,二则会运化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过度积聚。
2. 妇科问题:妇科疾病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乳腺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上述情况发生。我们在工作中,见过形形式式因为妇科病而脸色难看的例子,很多人往往是烦恼万分!
3. 内分泌紊乱:例如,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而导致内分泌紊乱;或者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受委屈了,一时抑郁想不顷枯开,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
4. 睡眠不好:有一位女士,因为丈夫下岗了,整天为家庭生计的事儿发愁,白天和丈夫吵个不停,晚上失眠。没多久,脸色就变得非常憔悴。
二、解决黄褐斑的方法
艾灸:当你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皮肤很差,除了要对症下药,缺觉的补觉,心态不好的慢慢调整心态,有病的治病之外,当然也可以用艾灸来调理和呵护。
《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除百病、调桥乎历虚实的作用。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取决于经络;疾病是否发生,取决于经络;疾病是否治愈,也取决于经络。同样,女性的容颜是否美丽长驻,也取决于经络的作用。艾灸温经通络,经络通畅内脏血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保持青春、容光焕发。出现黑眼圈、眼袋和面部皱纹时往往需要滋阴补肾、清降虚火、化淤通络,不想做黄脸婆的女人们,不能偷懒哦,坚持艾灸,可比天天贴面膜有效多了哦!不仅可以从内而外调出好气色,更可以让你做健康的美女!
黄褐斑艾灸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用法:使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每次选5-6穴,15-30min次,每天1次,15次1个疗程。艾炷无瘢痕灸:在褐斑区灸 3-7壮,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1 次,7次1疗程。
方义: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通气血,活血化瘀及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郁,理气化滞; 脾俞、肾俞调补脾肾,清热除湿;气海益气补肾,调理冲任;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其他面部问题艾灸方案
面部皮肤皱纹:中医认为,“阴血不足、肤失濡养、瘀血阻络,肌肤失容”。皱纹发生是与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劳神过度导致的营养不足,精血衰少,皮肤失于濡养,促使皮表产生皱纹。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是一种光损伤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肾水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搏,肌肤失于荣润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用法: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20min,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方义:在斑局部疏通经络气血,祛风散热除斑;大椎、曲池、疏风清热,行气活血;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
艾灸清除黄气:我们中国人是黄种人,正常的面色应该是弱黄色中带红、微白黄红隐隐、白皙明润而含蓄。这表明其阴阳平和,气血充盛,精气内在而容光焕发。但地处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的一些女性,则面如土黄,有的则表现为灰黄色或黄褐色,当地人称之“黄气”,亦有笑称“黄脸婆”的。有黄气的女性,一般多不是病态,更和肝炎等疾病无关,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美貌。
取穴:神阙穴、足三里。配穴:如关元、中脘、中极、命门、大椎。功效:培补肾元、温运血行、健运脾胃,血行则淤化,清除积存已久的瘀滞。用法:用鲜姜切片,直径2-3cm,厚约0.2-0.3cm,中间刺孔,吸去姜汁,再将其置于灸头处,放在神厥穴及双侧足三里,灸后皮肤温热。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时间:20-30min。10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面色明显改善,退黄显红,2个疗程后,面部光泽犹如换了一个人,大部分肤色红润,面上黄褐色祛除,身体问题大为改善,特别精神饱满,倦意消失,继第3疗程后痊愈,为巩固效果,每周1次,效果稳定。
艾灸驱走暗疮:西医认为,暗疮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降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中医则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
取穴:曲池、合谷。功效: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的作用。操作:使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15-30min/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眼部保养:眼袋是女人的公敌,一旦形成便会永不离弃,而黑眼圈给女人的困扰,更是无法摆脱。眼睛周围黑黑的一圈,让人看起来疲倦,无精打采、感觉睡眠不足,精神不济。
艾灸除眼袋眼睑是全身皮肤中最薄、最脆弱的部位,只有0.06mm的厚度,加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少、持续不断的眨眼动作及长期曝露在辐射及阳光下,使它成为最容易松弛下坠,造成眼袋。眼周血管回流不畅,造成淋巴代谢减缓,也会使得多余的水分及血液积聚在眼睛下方,形成肿胀,出现眼袋。
治疗:健脾利湿、补中益气,运化水液,濡养肌肤。眼袋取穴: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用法: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次为最宜。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消除黑眼圈眼眶四周的皮肤不但特别薄弱,皮下组织也特别少,聚集在此的血管又多,皮肤下血流的颜色容易呈现在眼皮上。肌肤的功能需要由血管运送氧气和营养来带动,但由于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容易停滞,当血液流经此处的大静脉时,接近皮肤表层下方就会出现蓝黑色的眼晕——黑眼圈。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水湿潴留、湿滞胞睑、肌肤浮肿。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房事过度或产后失调,都会导致黑眼圈的形成。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补虚润肤、化瘀通络,是消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
除黑眼圈的取穴:水分、脾俞、三阴交、肾俞。功效:增强肌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和造血机能的提高。操作: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次,每天或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