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失败的最终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二战初期,希特勒凭借着让人措手不及的闪电战和高科技装备赢得了多次战役,但就整个而战而言,无论希特勒如何挣扎,等待他的都只会是失败。这不是因为希特勒不厉害,而是就两方的实力而言,德国及其同盟的综合国力与英国、美国、苏联相比差距太大,若是打消耗战,德国必败。其次,希特勒在对苏作战中犯下了严重的战术错误,他没有正确的判断出当时的局势,最终使得德军丢失了之前的胜利成果。

在希特勒下令攻打苏联之时,德军正处于巅峰状态,在苏联战场上,德军一路高歌,一直打到了莫斯科。但让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在此时突然袭击了还没有参战的美国,这让苏联松了一口气。在听闻这个消息后,斯大林立马将远在西伯利亚的军队调回了欧洲,这支部队之前一直处于和日本的对峙状态,并没有参加过战斗,在身体状况和精神方面都远好于德军。

希特勒在这种局势下并没有选择让士兵撤退出前线进行休整,而是下令人士兵们与苏联军队硬拼,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战胜苏军的。而希特勒之所以做出了这样的决策主要还是因为其情报获取得太慢了,他只看到了眼前的事物,而错误地预估了整个世界的形势。倘若德军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与补给,那最后在场与苏联的较量中谁输谁赢还不好说。

对于德国而言,在苏联战场上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在没有迅速地击溃苏联后,德国便已经宣告了整个二战的失败。因为此时美国已经加入了战场,英美联军与苏联军队对德国形成了合围之势,在长期的消耗下,德国早已经是不堪重负,而美国与苏联都有着充足的资源,根本不怕消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6
我觉得讨论这么大的话题感觉意义不大,应该着眼于具体一点的历史事件。
比如说敦刻尔克,为什么突然让部队停止前进从而让部队看着被围的敌军逃跑,是说戈林想抢功还是说希特勒根本不相信那些陆军将领怕他们拥兵自重还是功高盖主还是说另有其他。还有对苏联的问题上,虽然现在的解密的苏联的文件显示苏联当时有大雷雨行动的预案,即在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掩护下对德国发动突然袭击,但是这也只是个行动预案,苏军的最高指挥部会不会实行现在也没人会知道。还有对待日本这个所谓的“盟友”上,希特勒的一些举措很明显是为了避免和美国过早开战,因为以美国的经济实力,日本和德国根本不够看,消耗战轴心国根本消耗不起,隔着一太平洋和大西洋,轴心国入侵不了美国领土,消耗都能耗死他们。很多人说当时日本关东军配合德军一同进攻苏联会让苏联腹背受敌,但是说白了国家之间只有利益,诺门坎虽然很多数据都表明是苏联伤亡更严重一点,但是日本方面肯定也是看到了苏联的抵抗意志和进攻苏联的巨大伤亡和代价。日本的装备放欧洲肯定不够看,但是靠着对士兵的洗脑和偷袭战术的运用也能取得一定成果,如果苏联严阵以待日本知道占不到便宜就不会顾及所谓的德国盟友。结果日本直接进攻美国导致了德国必须应对多线作战…
希特勒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人物,其本身的毛病肯定或多或少都存在,在当时的德国的国内背景下即使说希特勒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去读书了估计还是会有别的人来发动二战,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个人的影响而发生根本改变,所以分析希特勒也仅仅是作为我们以史为鉴的一个方面来学习历史
第2个回答  2020-07-08
希特勒失败的原因是他的性格,目中无人,盲目自大,还常对德军的作战行动指手画脚,导致节节失败,而且控制欲太强。
第3个回答  2020-07-03
首先德军的资源无法支撑于长期的战争消耗。其次邪不胜正,他发动的非正义的战争。还有德国没有在战争初期消灭英国的皇家空军,这就导致了德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
第4个回答  2020-07-03
一、长期持久的战争让德国在资源和军队数量上都难以维系,过长的战线最终让他们彻底崩盘。
二、与苏联的战争让德国闪击战的计划彻底破产,陷入苏联泥沼的德国不得不将自己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投入到这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