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仅有5次中兴,慈禧同治占了一个,中兴在哪了?

如题所述

在我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历史时期,曾出现过五次中兴。“中兴”是指一个朝代在走完一段下坡路之后,突然之间有了一些回升。这就像是从低谷开始往上走的样子。在中兴时期,朝代的政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也会得到一些发展。从总体来看,朝代会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趋势。在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时期,出现了“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元和中兴”“建炎、绍兴中兴”,以及“同光中兴”。在这五次的复苏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蓬勃向上的迹象呢?

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中兴时期


首先是“昭宣中兴”这一中兴时期发生在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汉武帝末期,汉朝的社会较为动荡。因为朝廷的一些不合理的法规、条律,让百姓民不聊生。因此,使得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越发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汉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后来,到了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他们开始注意到百姓的疾苦,并且尝试休养生息,在他们的治理之下,社会的矛盾得到了缓解,百姓,们埋怨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其次就是“光武中兴”,这一次的中兴发生在光武帝时期。在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的交接点,出现了王莽这样一个人物。王莽的篡位,让整个西汉王朝走向衰亡,然而王莽并没有因此开辟一个新的朝代,紧接着他被刘秀给替代了。刘秀乃是汉室的后裔,因此在打败王莽之后,刘秀就恢复了汉王朝的统治。只不过现在的史学界通常将刘秀开始的整个汉朝成为东汉。刘秀在位之后,苦心经营国家,在他的努力之下,东汉的经济得到了恢复,使得曾经因为战乱的关系而遭到破坏的汉朝天下得以重新回到发展的轨道上。


再者是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唐宪宗效仿祖先前辈们的治理方法,敢于听信忠言,让忠臣当道,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只不过,这一中兴的成果并不大,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唐朝就再一次陷入了混乱之中。


另外一个便是“建炎、绍兴中兴”,虽然南宋时期社会纷乱,经常和周边的一些国家打仗,但赵构在位时期,宋朝确实有着向上走的趋势,这其中可能是因为有很多忠臣良将的关系,所以才能将宋朝紧紧抓住,不让它往下坡路走。


最后一个,便是“同光中兴”了。清朝统治末期,清政府已经处于回天乏术的阶段了。清朝出现走下坡路迹象是从乾隆时期开始的,等到了慈禧这一时期,整个清朝就已经破败不堪了。再加上,资本主义列强的魔爪一次又一次地伸向清政府的领土上。在经历了内乱和外患之后,清政府决定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朝代的命运。于是就有了“同光中兴”,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其实都是慈禧在掌权,因此此次“同光中兴”是离不开慈禧的功劳的。


那么,这一时期中兴的社会发展体现在哪呢?

“同治中兴”的具体表现

在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在李鸿章等人的指挥之下,清政府开始着手建立兵工建设。他们外派留学生到其他国家学习,同时也感知到热武器在作战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他们也学着开始制造各种战船、炮弹、以及其他的枪支弹药。


清政府还组建了北洋舰队,他们请到了外教来培训一支专业的海军。虽然说,清政府在进行这一举措的时候,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但这至少是一次自救的经历。除此之外,当时的社会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列强的动作也稍稍放缓下来,内忧外患似乎有了一些平息

另外,在那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救亡图存的爱国功臣,就像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衰败的清政府慈禧和他们的治理之下,有了一些好转,尽管这些好转在我们现在看来只不过是回光返照的现象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1
慈禧和同治皇帝的中兴主要是在他们统治的时期。大清帝国和外国人再次有了很多的外交联系。而且在慈禧统治阶段,曾国藩和左宗棠等人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也通过洋务运动完成了江南制造厂。建立了属于大清的第一批海军
第2个回答  2020-08-31
“同治中兴”的具体表在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在李鸿章等人的指挥之下,清政府开始着手建立兵工建设。
第3个回答  2020-08-31
在经历了内乱和外患之后,清政府决定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朝代的命运。这就是“同光中心”的所在。
第4个回答  2020-08-31
洋务运动就是我们中国取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达到的成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