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二回概括?

儒林外史第二回的缩写

《儒林外史》第二回是:夏总甲推荐周进在薛家集学堂做馆。王举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吃老菜叶、喝白开水。次日雨住,王举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扫鸡骨头等。周进因没巴结夏总甲,被辞馆失业。随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买卖。周进参观贡院,见了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第二回:这一回是小说的正文部分,此时正值天下繁富之成化末年,故事发生在山东农村的薛家集。

  主角,是蒙师周进,他穷困潦倒,落魄难堪,痴心功名,60多岁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受尽屈辱,神经压抑。

  这一回回末,周进撞号板昏死贡院。他为什么会有此举?

  先看三组人物,第一组,以夏总甲为中心的几个乡村头面人物;第二组以秀才梅玖为中心的士绅的代表;第三组以王惠为中心的中举为官的读书人。

  第一组人物为周静出场,做了铺垫,夏总甲是谁?他是不入流之地方的一个保甲,但是,他却能够在乡里颐指气使,其亲家申祥甫依仗权贵,趋炎附势更甚!他们的言行表明势利侵蚀人心,深入社会的下层。

  第二组人物梅玖,是新进的秀才,年少气盛,为人刻薄,一直在挖苦讽刺老童生周进,轻薄嘲笑,刻毒揭短,假意恭维,无半点仁德。其实两人处境也没多大区别。

  第三组王惠上场,他的气势是在梅秀才之上的,因为他是举人,身份大大高于童生周进,其言其行高傲,视周进如同无物啊。交流之间尴尬难堪,用餐的差距,王离去后打扫收拾王举人吃喝垃圾的悲酸,着实不堪!

  这周进本是重重受辱,又遭遇夏总甲勒索无果辞退,处境愈加艰难!

  幸好有姐夫金有余为中心的几个客商怜悯接济,方得到拨云见日,时来运转,连中三场,此为后话,暂不细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儒林外史》第二回、第三回,主要讲了老童生周进的辛酸故事,虽然他后来成功实现了逆袭,但书中的三个尴尬镜头,凸显了周进心里的苦楚,读来让人唏嘘。

第一个镜头:尬尴的“小友”
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作“朋友”,称童生是“小友”,称进了学的为“老友”,这里处处彰显着森严的等级。读书本来是为了增长学识的,却成为了那时读书人的“敲门砖”和论资排辈的由头。其他的不管用,一块“进士及第”的牌子能解决任何问题。

在夏总甲的推举下,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周进到薛家集教书,在申祥甫家里吃饭时,请了新进学的梅三相公陪客。梅三因为进了学趾高气扬,没进学的老童生周进低三下四的陪着小心,自觉抬不起头来,特别是那一首七字诗彻底让周进颜面扫地。(“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众人哈哈一笑间,周进的心里在滴血!

每每看到这一节都不禁要问:读书人学知识都学到哪里去了?天天嘴里念的“之乎者也”、道德伦常上哪里去了?作的“锦秀文章”里自己怎么说的?孔子教你这么干的?没有一点长幼尊卑!学的这一套儒家的“知识”在考试八股文时才有用,简直虚伪之极。

闲话《儒林外史》:苦情老教师周进不堪回首的往事
第二个镜头: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
古代进了学、中了举、当了官就是大爷。没有进学的周进卑微的只能去教馆,收的资费都不够生活,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但就算是这样,所有人并没有对他好一点,雪上加霜的事倒是常发生。

周进授课两个月以后的一场小雨,让他再一次见识到了人情冷暖。一个中过举人的地主“王大爷”派头十足,明明在人家周进的地盘上,却反客为主,还跟周进吹牛自己在考试时作了一梦后写出了锦绣文章。第二天离开时,给周进留下“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王举人接受周童生的伺候似乎天经地义,在这个无形的圈子里周进除了逆来顺受,没有别的办法,内心里该是多大的刺激!

闲话《儒林外史》:苦情老教师周进不堪回首的往事
第三个镜头:久久到达不了的彼岸
什么是古代文人的天呢?就是中举——做官这条路,没有其他。天下的读书人,穷尽一生就为了荣升一条路,而成功登第者了了,剩下的就默默无名,毫无用处,实在是太悲惨。

呆头呆脑的周进不知道承谢夏总甲,不会来事的他终于被辞退了,这下彻底把饭碗砸了,幸好还有个姐夫金有余提携他,让跟着去做生意,不然怕是要饿死的。进到省城的贡院,周进见了朝思暮想的号房,不觉悲从中来,他几十年熬白了头、熬干了血却徘徊停留在童生位置上,心里说不出的苦一起涌上来,刺激他耍起疯癫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周进用哭来宣泄自己多年的郁郁不得志,“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闲话《儒林外史》:苦情老教师周进不堪回首的往事
四、逆袭人结局
终于,尴尴尬尬、猥猥琐琐、处处陪小心儿的周进,中了举当了官,人生实现了逆袭。这可就不一样了,威风自来。在夏总甲、申祥甫、梅三相等众小鬼的衬托下,昔日猥琐的面目也变得高大起来,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闲话《儒林外史》:苦情老教师周进不堪回首的往事
有个成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周进当了官连不是亲戚朋友的外人、甚至是看不起他打压他的人都好像如鸡犬升了天,忽然一下子跟他有几十年的交情一般。郭德刚相声里有两句诗:穷人站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朋骨肉,富居深山老林舞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这就是趋炎附势的人们。

闲话《儒林外史》:苦情老教师周进不堪回首的往事
《儒林外史》一言以蔽之:小人当道太势利!读书人官僚气太重,文人读书读到麻木、心都黑了。

#文史知识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儒林外史》第二回概括:

王冕七岁丧父, 十岁给人放牛,十七八岁靠画画挣钱,不满二十岁就把“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
他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终日闭门读书,十分仰慕屈原。危素喜爱他的画,让时知县派人约他相会,他装病不见;时知县“屈尊”去访,他又外出不见。吴王朱元璋特来拜访,王冕认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隐居不出,后病逝会稽山中。

夏总甲推荐周进在薛家集学堂做馆。王举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吃老菜叶、喝白开水。次日雨住,王举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扫鸡骨头等。

该回主要人物简介:

1、王冕
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2、周进

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
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第三回概括:

周进被众人救活后,扯着号板大哭,直哭到口里流出血来。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周进赴任,决心不屈真才。

出榜那日,范进见了升挂的报贴,喜出往外拍手大笑,说着"我中了",一交跌倒,不省人事。老太太用白开水把他灌活,他一边笑,一边向外面跑去。胡屠户一个嘴巴把范进打晕了,喘息过来后不疯了。

第四回概括:

范举人请众僧人念经,追荐老太太升天,七七之后范举人谢了孝,张敬斋替范举人为安葬之事出谋划策。

在关帝庙小憩时,严贡生竭力鼓吹"汤父母"的"廉洁慈祥",以及对他的"厚爱",并表白自己"从不晓得沾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正说话时严贡生家小仆人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第3个回答  2020-11-21
《儒林外史》第二回是:夏总甲推荐周进在薛家集学堂做馆。王举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吃老菜叶、喝白开水。次日雨住,王举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扫鸡骨头等。周进因没巴结夏总甲,被辞馆失业。随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买卖。周进参观贡院,见了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

书本7.jpg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