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回目的形式概括 李逵负荆 的故事情节

如题所述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东京闹花灯以后,李逵燕青结伴回梁山,途中在刘太公庄上借宿,听闻刘太公的女儿被梁山的宋江柴进劫走做了压寨夫人。

李逵大怒,认为宋江破坏了替天行道的誓言,于是回梁山砍到杏黄旗并要杀宋江,后被众人劝阻,后来发现是有小毛贼冒名顶替,

李逵捉住贼人,送还刘太公女儿,并有感误会大哥,于是仿效廉颇负荆请罪,众家弟兄皆大欢喜。

扩展资料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元代前期杂剧中的名作。写的是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

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宋江为辩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

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最后,全剧在庆功声中结束。

李逵是元末明初的《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半数以上的水浒戏是以他为主人公的。《李逵负荆》充分表现了李逵对受迫害人民的同情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当他听到王林说女儿被宋江、鲁智深抢走,并拿出红绢腰巾为见证时,便怒气冲天地回山追查,对宋江、鲁智深进行了辛辣的嘲弄。

但当真相大白后,又马上负荆请罪。作者对这一英雄人物的刻画极为细致、生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奎负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4
李逵燕青结伴回梁山,,听闻刘太公的女儿宋江柴进劫走。李逵大怒,认为宋江破坏了替天行道的誓言,于是回梁山砍到杏黄旗并要杀宋江,小毛贼冒名顶替,李逵捉贼人,送还刘太公女儿,误会大哥,于是仿效廉颇负荆请罪
第2个回答  2015-06-29
元杂剧《李逵负荆》和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都描写了“李逵负荆”这一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李遣负荆》在艺术上更为成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而《水浒传》的处理明显逊色,人物个性比较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水浒传》的作者因袭了《李逵负荆》的故事情节,却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一故事在小说和杂剧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未能注意小说和杂剧的艺术特质并不相同,他似乎只注意讲述故事。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3个回答  2010-01-23
元杂剧《李逵负荆》和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都描写了“李逵负荆”这一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李遣负荆》在艺术上更为成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而《水浒传》的处理明显逊色,人物个性比较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水浒传》的作者因袭了《李逵负荆》的故事情节,却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一故事在小说和杂剧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未能注意小说和杂剧的艺术特质并不相同,他似乎只注意讲述故事。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4个回答  2019-05-18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东京闹花灯以后,李逵燕青结伴回梁山,途中在刘太公庄上借宿,听闻刘太公的女儿被梁山的宋江柴进劫走做了压寨夫人。李逵大怒,认为宋江破坏了替天行道的誓言,于是回梁山砍到杏黄旗并要杀宋江,后被众人劝阻,后来发现是有小毛贼冒名顶替,李逵捉住贼人,送还刘太公女儿,并有感误会大哥,于是仿效廉颇负荆请罪,众家弟兄皆大欢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