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生物培养

高中微生物培养过程倒平板中有一步骤 平板冷凝时要倒置,目的是为了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但是 制作培养基后要灭菌 那么灭菌过程中培养基溶液融化,又和冷凝水接触,既然最终冷凝水都会和培养基接触 原先倒置的操作不是没意义了么 给我解释下吧...拜托了
微生物培养过程有个步骤 将平板倒置 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为什么这里又要倒置了??

一楼 但是 你在接种的时候也要把培养基倒过来啊 那样液滴还是照样掉下来

1、配制培养基,配好之后灭菌。在这个过程中,配好的培养基一般是在锥形瓶中的,在锥形瓶中进行灭菌,灭完之后也是先放在锥形瓶中,等待分装,灭完菌之后放入无菌室或通风厨待用。
2、培养皿灭菌(空的!)。培养皿的灭菌是在没有培养基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存在你所说的那种放置问题,一般是用专门灭培养皿的金属筒,或者用牛皮纸、报纸打包灭菌。
3、灭完菌之后,培养皿放入无菌室或通风厨待用(不打开灭菌前的“包装”,从灭菌设备中拿出直接进无菌室或通风厨),在降至室温才使用。
4、分装。一般在培养基温度降至50-60摄氏度的时候开始分装。若是提前准备好的,已经凝固在锥形瓶中的,用前先水浴加热熔化。在液态的情况下向培养皿中分装。
5、待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凝固后(很快,分装完基本上就凝固个差不多了),此时才将培养皿倒置,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污染培养基(此时皿盖在下,培养基中蒸发出的水蒸气是向上走的,还是凝结于培养基上,就不会有在皿盖上形成水滴后再滴落的情况了,如此防止污染的)。
6、接种培养。接种后,也是倒置培养(原因同 5 所说)

倒置后还可以防止培养基水分蒸过快发,培养基变干,无机盐析出,营养成分浓度变大,不能使用,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不过,分装后的培养皿应尽快使用,放长了还容易感染杂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9
因为培养皿的盖子大,是罩在平板上的,若正置,去平板的时候,容易只拿到盖子,平板掉地上被打碎,要不就会掀开平板的盖子,有其他微生物侵入,造成污染
第2个回答  2010-01-26
...话说不是先高温灭菌后再在无菌操作台倒平板吗?

你倒好了再去面均 不就都融化了 一倒过来不都流出来了。。。

我实验室是配置好,灭菌,无菌操作台倒平板,凝固后把平板倒置。
第3个回答  2010-01-19
倒板后倒置,是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因为这时的培养皿是在有空气流通的地方,微生物极有可能进入培养皿中附在冷凝水中。
而灭菌时的冷凝水中即使有微生物,也可以在灭菌过程中被杀死。
所以问题不在于冷凝水而在于冷凝水中的微生物。

而且我觉得你的表述有问题,就是那句“原先倒置的操作不是没意义了么”,这里的“原先”用错了,因为并不是“原先”,而是灭菌在先倒板在后的。

另外,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呢也是怕冷凝水滴到培养基上,因为滴下去的话会破坏菌落形态影响观察,而且染菌的机会也和倒板后一样。
二呢,倒置的话培养皿干燥的速度会变慢,不会影响菌体的生长。
第4个回答  2010-01-19
你是倒平板后才灭菌吗?
我们做实验都不是这样的,都是先配制培养基,比如用三角瓶装,灭菌后在无菌操作台上无菌操作条件下倒平板的,凝固后,才可能倒置放置。

培养时候倒置是为了减少培养基中水分蒸发,因为除了常见的变形菌目的细菌,如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之类的生长很快以外,不少微生物都需要培养较长时间,一两周到四五周不等。这时不光要倒置,培养间或培养箱中还要放一些装水的烧杯,补充空间水分,最好能有设备可以实时控制空间湿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