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晚钟》是哪国人谁的作品

《Curfew 》
Solemnly, mournfully, Dealing its dole,The curfew dell
is beginhing to toll.
Cover the embers, And put out the Light;
Toil comes with the morning, And rest with the night.
Dark grow the windows, And quenched is the fire;
Sound fades into silence ----- All foot steps retire......
暮间晚钟,开始哀鸣。俨然、抚然,似诉惆怅心情......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朗费罗,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诗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霍桑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朗费罗于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桥》、《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等佳篇而为人称道。《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

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辞去哈佛大学教职,专事创作。次年发表《海华沙之歌》。这是采用印第安人传说而精心构思的长诗,写印第安人领袖海华沙一生克敌制胜的英雄业绩,以及他结束部落混战,教人民种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贡献。在美国文学史上这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但诗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斯库尔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诗的韵律完全模仿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当时虽然受到了读者的赞赏,却遭到后代一些评论家的责难。从1843年起,朗费罗夫妇在幽静的克雷吉别墅中度过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烧伤致死,这一直使他无比悲痛。为了摆脱精神上的重负,他投身于但丁的《神曲》的翻译,还写了6首关于但丁的十四行诗,是他最佳的诗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体上仿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诗剧于1872年完成。

朗费罗晚年创作不辕,备受尊祟,牛律大学和剑桥大学曾分别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75岁生日那一天,美国各地的学校都举行了庆祝。1882年3月24日朗费罗逝世。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获得这种尊荣的第一位美国诗人。

朗费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歌谣、叙事诗和诗剧。他的诗歌在美国广为传诵,在欧洲受到赞赏,被译成20余种文字;20世纪以来,他的诗名急剧下降,其地位变化之大,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03
油画《晚钟》是法国十九世纪悲观主义派画家米勒的作品。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从绘画书中看到《晚钟》时,我就被画面所表现的艺术内涵感动了。面对那俩陌生而又熟悉的年青农民夫妇,我久久不忍合书。一种静谧,因贫穷孤独的两个心灵下的静谧。 我对画中农民是虔诚的基督徒而陌生;熟悉的是农民和他们脚下的土地。 我家的很多亲戚就是农民。而真正让我第一次伫立注视一位在土地里劳作的农民,还是我年少时候的一次日落黄昏。那次我和玩伴在田野玩耍,见日落了西山,我们各自分手回家。在回家的小山坡上,小河沟对面坡上突然传来“呜-”一声吆喊,这吆喝声似有强劲的穿透力,打破了静谧暮霭的田野。我被这吆喝声止了脚步。回头看去,一个五十来岁精瘦的农民男人正*腰仰天长啸。 他头裹白布帕,一身单薄的青丹蓝布旧衣裳直立在赭色的土地上。锄头斜斜地挖嵌在他面前的新土里。他黑红汗渍的脸仰望着灰暗的天空。他见我回头看他,他的眼白从空中斜扫了我一眼,又转对他的双手掌,啐的一声,一口唾沫飞沾到他的手掌心,他搓了搓手掌,又开始弯腰挖地。锄头的锃亮在空中一晃,噗一声闷响钻进土里去了。野草被老农翻埋在新的泥土下,铁锄把暗红的泥土挖出了血痕,泥土特有的腥味是土的血液所散发出的,弥漫在老农的四周。他机械重复着劳动的动作和不断忍受土地的静寂,久久,这一切蓦地让老农气沉丹田仰天长啸,发出一声最原始野性的吆喝释放土地负重于他一生的艰辛。 这长啸反而显得他孤寂无援。 老农淡然斜视我的那一眼,我感觉他把我当成了他生活圈外的陌生人。 我们川东大巴山一带的农民在劳动时候习惯于这样“呜-”地一声长啸,特别是一个人在孤寂的山窝窝里劳作,这样做可以消除短暂的疲劳,那也是不甘心孤单劳作的意味。在我年少那时代常常可以在荒郊野外听到这样的吆喝声。自从我看到《晚钟》后,就不由地把老农的吆喝与画面里晚钟的乐曲联想起来。 《晚钟》里的农民把自己的灵魂交付给了他们心中的上帝。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是把他们纯朴的心依托给了他们自己的土地。画里画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农民对上苍都有企盼。画里的人希望上帝拯救他们受苦难的灵魂;近代中国农民企盼老天爷给予风调雨顺好的收成。 米勒曾经写道:你正坐在一棵树下,体会着可能享受到的安静与安祥;突然看到一个背着一捆柴草的穷苦人从一条小路上艰难地走来。这是现实主义的农民画家米勒慧眼识别了人类的痛苦。他把他自己痛苦的经历而升华到宗教与美学高度,他找到了痛苦心灵的喉道,输以忧伤的养料,再把忧伤变为琼浆。于是他创作了《扶锄的农夫》《拾穗》《晚钟》等绘画作品。这些使他成为了“乡下佬的但丁,土包子中的米盖朗基罗。”在绘画方面我曾是米勒绘画艺术的追随者;我仰慕他的人格和艺术。 我有过米勒写道过的那样的经历。 那是八八年的秋末冬初,也是黄昏。我独自坐在土路边,对着面前农舍后院的三株光秃秃的李子树写生。李子树由下到上,由粗的树干到细小的树枝错落有致显得非常美丽。树干和树枝黑灰油亮的皮在柔和的光线折射下很有质感和丰富细微的色调。 我幻想着从眼前纵横交错的树枝看到圆月水晶般悬挂在夜空的景象,该有多么的具有诗情画意;那一瞬间该有多么的恬淡和雅致。 一丝丝寒风拂晓我脸面,我手指被山风冻得有些僵硬。寂静空旷的山野让我自在。我陶醉。当我眼前摄取的景致完成在速写本上的时候,心情却格外的愉悦亢奋起来。 突然,一阵急促的哗哗哗在我背后响起。我回头看去,沉重的柴背篼压迫一中年农妇趔趄的冲了下来,她手里还紧紧拽着树枝。她凌乱的枯发上粘满了野草,汗湿的头发一绺绺粘在她绯红的脸上,两三层外衣因热而完全散开,头和胸前热气氤氲。她一到土路边后,人连着背篼重重的就仰靠在了斜坡上。那一刻,她原本想长啸一声,见我生人在前,于是忍住了,只是深深地松了一大口气。她仰靠在背篼上歇息了没有半分钟,又弓身吃力的把背篼背立起来,顺着下坡路往家赶去。拖在路上的桉树叶呼呼呼呼随了她艰难的步伐一路扫去。渐渐的,她的背后现出一条洁净的路来。 我慢慢走在她的后面,看不见她的身影。那背篼里密扎的枯草枝夹着黄绿色的树叶仿佛是一座流动的小山。 是的,那就是一座小山,被那农妇急匆匆背在回家的路上。那小山离我越来越远,也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有些模糊起来。我突然发现这黄昏时刻的小山有别于《晚钟》的美景;那流动着的小山真的融化在了远处雾蔼的山巅。 二○○四年三月十七日星期三在开江县 修改于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星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