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填空题。。~急急急。。请帮帮忙。

1、经革兰染色为深紫色/红色的微生物分别是什么细菌
2、无细胞壁的微生物有哪些
3、属于条件致病菌的细菌是
4、在细菌生长中,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是
5、关于革兰阳性菌的特点
6、钩端螺旋体的主要传播源是
7、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疾病有
8、在脑脊液的中性粒细胞中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首先应考虑
9、肠道病毒的共同特点
10、属于DNA病毒的是
11、引起肺炎的细菌有哪些
12、血清学诊断法:肥达试验、抗“O”试验、外斐试验、瓦色曼试验分别对什么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13、三类微生物
14、属于菌群失调症有哪些
15、右引起III型变态反应的物质
16、伤寒发病初期应采用的检查方法
17、血清最好的除菌方法
18、衣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19、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20、人类的自身抗原有哪些
21、与鼻咽癌发病有关的病毒
22、癣的病原体
23、MHC-I类分子的配体
24、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细菌
25、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侵入血流,在血流中不繁殖称为?
26、关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儿童感染引起水痘,至成人可发生带状疱疹,称为潜伏感染。
27、金黄色葡萄的致病物质
28、与细菌耐药性变异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哪些?
29、可经皮肤伤口感染的细菌
30、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31、在减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抗体是IgG
32、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是
33、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的结构:包涵体与细菌三种特殊结构、真菌
34、免疫器官有哪些、人工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
35、乙脑的传播媒介
36、沙眼的病原体
38、灭菌的标准
39、甲肝的传染途径
40、流感病毒的组成部分
41、某孕妇为RH—,第一胎分娩RH+胎儿,为防止再次妊娠的RH+胎儿产生溶血症,应给RH—母亲注射
42、与致病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43、胞内寄生菌有哪些?

1、显微镜下菌体呈红色者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常以G-表示),呈深紫色者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反应细菌(常以G+表示)
2、L-型细菌,类菌体,枝原体,类枝原体没有细胞壁
3、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4、对数生长期
5、细胞壁较厚,此外,尚有大量特殊组分磷壁酸,某些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表面还有一些特殊的表面蛋白。
6、鼠类,猪
7、急性肾小球肾炎 风湿热
8、脑膜炎双球菌感染
9、??
10、目前知道的有乙肝病毒,T2噬菌体,天花病毒、炭疽病毒等
11、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军团菌、厌氧菌
12、肥达试验——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外斐试验——用于某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瓦色曼试验——梅毒
13、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4、葡萄球菌性肠炎、肠白色念珠菌病,甚至真菌性败血症
15、抗体IgE???
16、以细菌培养为主,并可用血清学诊断,如肥达反应(试管法)和微量凝集试验,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才有诊断价值
17、?
18、没有细胞壁
19、毒素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又分为A1和A2两个肽链,两者依靠二硫链连接。A亚单位为毒性单位,其中A1肽链具有酶活性,A2肽链与B亚单位结合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中的转位作用。B亚单位为结合单位,能特异地识别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1个毒素分子由一个A亚单位和4℃6个B亚单位组成多聚体。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由神经节苷脂GM1组成),其B亚单位与受体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A精致单位进入细胞,A1肽链活化,进而激活腺苷环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细胞内 cAMP浓度增高,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大为亢进,使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由于大量脱水和失盐,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血循环衰竭,甚至休克或死亡。
20、AB0血型抗原
21、EB病毒
22、真菌
23、CD8+T细胞的的TCR
24、大肠埃希菌
25、潜伏?
26、?
27、毒素和侵袭性酶:a.溶血毒素:外毒素,分α、β、γ、δ四种,能损伤血小板,破坏溶酶体,引起肌体局部缺血和坏死;b.杀白细胞素:可破坏人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c.血浆凝固酶:当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体时,该酶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或凝固,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葡萄球菌形成的感染易局部化与此酶有关;d.脱氧核糖核酸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脱氧核糖核酸酶能耐受高温,可用来作为依据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e.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性肠毒素,分为A、B、C、D、E及F五种血清型。
28,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毒素
29,福氏志贺菌和绿脓杆菌等
30、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
31、IgG
32、IgG
33、没看懂你想问什么
34、主动免疫称为天然免疫,被动免疫也称为获得性免疫
35、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
36、沙眼衣原体
38、以杀死芽孢为标准
39、甲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共享餐具、茶杯、牙具等,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如果水源被甲肝病人的大便或其它排泄物污染,往往可以引起甲肝爆发流行。
40、核心,衣壳
41、没听说过要注射什么的
42、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
43、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0
1.革兰氏阳性/阴性菌
2.L-型细菌,类菌体,枝原体,类枝原体
3.肠球菌、蜡样芽胞杆菌
4.对数生长期
5.被染成紫色,治疗上对青霉素敏感
6.鼠和猪
7.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8.双球菌
9.感染性核酸: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其核酸是单股正链RNA,可以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白质,因此脱去衣壳的核酸仍有感染性
10.乙肝病毒,T2噬菌体,天花病毒、炭疽病毒
11.肺炎g杆菌、肺炎链球菌
12.伤寒/活动性风湿病/恙虫病/鼠咬热
13.细菌、病毒、真菌
14.葡萄球菌性肠炎、肠白色念珠菌病,真菌性败血症
15.甲醛
16.肥达试验
17.过滤除菌
18.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19.噬菌体
20.癌细胞,酿脓链球菌
21.EB病毒
22.小孢子菌、毛癣菌
23.HLA-A,HLA-B和HLA-C
24.白喉棒状杆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沙门菌、志贺菌
25.菌血症
27.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毒素Ⅰ
28.细胞膜、核糖体、高尔基体
29.绿脓杆菌
30.沙门氏菌
32.lgG
34.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菌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接种。
人工被动免疫是当机体感染以后,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由于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身产生的,所有免疫作用虽快,但维持时间只有2-3周,因此,人工被动免疫常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
35.蚊子
36.沙眼衣原体
37.貌似没有37
38.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39.粪-口甲肝
40.包膜、基质蛋白以及核心
41.Rh0 (D)免疫球蛋白
42.热原质
43.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1-10
1.革兰氏阳性/阴性菌
2.L-型细菌,类菌体,枝原体,类枝原体
3.肠球菌、蜡样芽胞杆菌
4.对数生长期
5.被染成紫色,治疗上对青霉素敏感
6.鼠和猪
7.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8.双球菌
9.感染性核酸: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其核酸是单股正链RNA,可以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白质,因此脱去衣壳的核酸仍有感染性
10.乙肝病毒,T2噬菌体,天花病毒、炭疽病毒
11.肺炎g杆菌、肺炎链球菌
12.伤寒/活动性风湿病/恙虫病/鼠咬热
13.细菌、病毒、真菌
14.葡萄球菌性肠炎、肠白色念珠菌病,真菌性败血症
15.甲醛
16.肥达试验
17.过滤除菌
18.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19.噬菌体
20.癌细胞,酿脓链球菌
21.EB病毒
22.小孢子菌、毛癣菌
23.HLA-A,HLA-B和HLA-C
24.白喉棒状杆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沙门菌、志贺菌
25.菌血症
26.貌似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27.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毒素Ⅰ
28.细胞膜、核糖体、高尔基体
29.绿脓杆菌
30.沙门氏菌
31.貌似你也知道答案
32.lgG
33.貌似你还是知道答案
34.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菌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接种。
人工被动免疫是当机体感染以后,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由于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身产生的,所有免疫作用虽快,但维持时间只有2-3周,因此,人工被动免疫常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
35.蚊子
36.沙眼衣原体
37.貌似没有37
38.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39.粪-口甲肝
40.包膜、基质蛋白以及核心
41.Rh0 (D)免疫球蛋白
42.热原质
43.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
没有问题了吧,楼主如果满意的话记得给分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