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襄阳在古代军事中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

如题所述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汉江襄阳码头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春秋时期就开始营运。襄阳古城军事文化印迹深刻,声名远播,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军事文化的烙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其中元宋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铁打襄阳”之称名噪海内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3
请打开搜狗地图并采用卫星模式。
军事上征服中国有一条经典路线,那就是从山西方向渡过黄河,通过河南进入湖北,然后由湖北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再东进包抄江南。那么是否可以从四川进入绕过长江,然后向东夹击呢? 要知道从这个路线走就必须经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显然是不适合尤其擅长平原作战的北方骑兵。更何况大巴山以西地区并没有中国政治经济中心,花大力气首先进入四川没有大的战略意义。
再看直接从江淮平原渡过长江进入江南是否更便利、更适合北方骑兵呢? 不行。武汉以东的长江江面开阔渡江困难,沿江水网密布,更不适合北方骑兵。也因此,对于占领江南来讲从湖北渡过长江然后东进包抄更有利。这就是不仅曹操选择这条路线,金兵、蒙古兵、连后来日本鬼子也选择了这条南下路线的原因。
看看襄阳所在地。
自山西过黄河从洛阳南下,有一大片夹在崇山峻岭中的大平原也就是河南平原,再要往南,就被三块大山区挡住了。一条是东面的大别山山区,一条是中间的淮阳山脉(桐柏山区),西面就是大巴山了。在这三块山区中南下唯有两个通道,襄阳和枣阳就如同两扇大门,扼守在这两条通道口上。两者相比,襄阳扼守三江汇合处,其中有一条更是直接南下在武汉附近与长江会合,毫无疑问它最适合大兵团物资的水路运输,再不需要大量的骡马走陆地了。要知道10万人一天粮草消耗就需要几十万斤(可不能忽略骡马的日常消耗,这并不能完全依赖沿途山草或者庄稼地的),如果用骡马长途运输需要多庞大的运输力量!
这就是襄阳更重于枣阳在军事上、战略上极其重要的原因,因此历来成为北方与南方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襄阳城修建得非常坚固。
抗日战争中面对现代化装备的日军(运输力量极强),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坝水淹河南、江苏、安徽北部平原阻挡日军追击国军南下、后来发动的随枣会战、枣宜会战(日军机械化运输能力极强,利用随枣陆路通道进攻更有利。张自忠将军就是死于此战)双方都是为了夺取和拼死守卫这两条通道而发生的。虽然抗战中日军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夺取南方,这是另外的话题不再赘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