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故事

如题所述

1.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集了数十万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台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同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两家老人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孟姜女选了个女婿叫范杞梁,选定良辰吉日,准备成亲。天有不测风云,成亲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从门外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杞梁当民夫抓走了。

原来,当时由于秦始皇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范杞梁也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范札梁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两家老人商量后,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风吹雨淋、日晒风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经过千难万险的万里跋涉,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恸哭起来,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长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里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管,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寻问根由。一见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能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札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札梁坟墓后,宿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们所传颂,人们为纪念她,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 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2.长城的故事和传说——望京楼

当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在谭纶的支持下,亲自规划和督造了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境内)。

此段长城的结构独特,城墙是用巨大的条石为基础,以砖包砌而成。金山岭长城东端高入云端的老虎山上,有一座望京楼,座落在一千米高的山顶上,楼的两侧是悬崖峭壁,人只能从石缝中攀登而上。据说当年修筑时,为了运条石死伤了许多人,但条石仍运不上去。此事感动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运石。当晚,二郎神来到老虎山下,见到成堆的条石堆放在那里,随即将他的神刀一晃,立刻变成赶山鞭。他手挥赶山鞭向条石上抽打,同时喊声"变",那一块块条石,马上变成一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顶。到山顶后他数了数,不多也不少,正好够用。恰逢此时,一个士兵台帐小解,忽见二郎神赶羊,惊叫一声往回跑。二郎神听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惊,将几十块条石踢下山去,落在东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随即腾身上天。

就这样,修望京楼的条石,就缺了几十块。现在登上望京楼时,会看到楼底十二层奠基条石中有五层是碎石块垒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条石,仍然堆放在山坳里,当地人称此山坳为条石坳。

3.长城的故事和传说——“玉门关”

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因此,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有一支专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常年奔波于这条路上,也常常在"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队刚进入"马迷途"就迷路了。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商队中一个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怀里,准备带出"马迷途"后再放掉。不一会儿,只见大雁流着眼泪对小伙子咕噜咕噜地叫着说:"咕噜咕噜,给我食咕噜咕噜,能台迷途。"小伙子听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为饿得飞不动才掉队的,便立即拿台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呼的飞上天空,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飞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方盘镶玉。"边叫边飞,又引着商队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伙子听懂了大雁的话语,并转告领队的老板说:"大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老板听后,心里一盘算,一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舍不得,就没有答应。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难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小伙子听罢急忙转告给老板,老板慌了手脚,忙问小伙子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小伙子说:"你赶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镶玉,绝不食言。'。"老板马上照小伙子说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到达小方盘城后,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队有了目标,再也不迷路了。从此,小方盘城就改名"玉门关"。其实玉门关是汉武帝时所建,因这里是古代我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从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就从此入关,故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4
长城年久故事多,块块砖石有传说。长城沿线的历史传说、美丽故事给长城增添了无限魅力,走在板厂峪到董家口这段长城中,“走长城”采访小组就时时沉浸在悠久厚重的历史故事中。

◆万古常青友谊松

4月23日,在城子峪村南侧,村民领我们看了一棵几百岁高龄的古松,这棵松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松树下的那盘石磨上,碾子等物一应俱全,仿佛推米的人刚刚离开。听说,这棵友谊松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呢。

据说,现在的城子峪村是由当时的两个小村组成的。城子峪段的长城修好后,由于这里的人居住分散,防御力量薄弱,经常遭到敌人侵扰。明嘉靖年间,便将两个小村的人搬到了现在的城子峪村,并修建了一座城堡,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南门楼子。为纪念这段历史,两村各出了一名代表,在城堡南侧栽下了两棵松树,以示两村人的友谊万古长青。

明代守边名将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在城子峪村得知这两棵树的来历后,欣然把这两棵松树命名为“友谊松”。1938年日本鬼子入关,驻扎在城子峪村。由于戚继光是抗倭名将,犯了日本兵的忌讳,他们要放火烧掉这两棵树。村民们知道后,自发提水救火,但由于火势较大,东侧的松树被烧死了,西侧的这棵侥幸得以存活。

◆流血古松吓走盗贼

在风景优美的板厂峪景区也有一棵几百岁的古松,而这棵古松更具传奇色彩,被传为神树。

板厂峪村南有一座古塔,始建于明代,不远处矗立着一棵古松,树干笔直高耸,像一个高大的卫士守候着古塔。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两个南方人来到板厂峪村,准备将古塔中的宝物盗走,但每次晚上准备盗塔时总是感到有一个卫士跟在他们左右,阻止他们行窃。两人感到非常奇怪,但又不知哪里来的卫士。有一天白天,两人再次来到塔前,突然发觉旁边的大松树隐隐透出一股威严之气,仔细观察,发现这棵古树无论外观还是气势都像极了晚上见到的卫士。便决定先砍倒古松再盗塔。

于是两人便选了个夜晚,想用锋利的木锯将古松锯倒。锯着锯着,其中一人想去小解,刚站起来突然感到双手粘乎乎的,仔细一看,双手竟粘满了鲜血。这下可把他吓坏了,忙喊过同伴看。这一看不要紧,吓了他们一身冷汗,原来这棵古松竟流出了人血,仿佛还有温度。这下他们可吓坏了,扔下木锯撒腿就跑,连夜离开了板厂峪,再也不敢盗塔了。

这天晚上,离塔最近的一户人家突然梦见一个勇士腰里插着一把木锯在塔四周巡逻,醒来后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过几天,山里人来塔前上香,发现了古松上的木锯,想到梦里的情形,这才明白原来那个勇士就是这棵古松。

◆媳妇楼前女将把重关

媳妇楼的故事在长城一带也很有名,不仅因为故事荡气回肠,更是寄托了当地人对当年那位女将的敬佩之情。

戚继光镇守山海关时,从山东招募了一群新兵,其中有一个叫吴三虎的年轻人。三虎入伍前与岳父、妻子靠卖艺为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来到山海关后,守关将领见三虎忠心耿耿武艺高强,便极力推荐他守卫董家口烽火台。董家口长城是连接关里关外的重要交通要道,三虎自知责任重大,每日辛勤巡视,不敢有半分懈怠。

三虎从军后不久,岳父病重去世,妻子王学兰到山海关找三虎,夫妻相见自是悲喜交加。这天夜里风雨大作,正当夫妻二人共叙别情时,敌人偷偷摸进了董家口。三虎发现后忙取出引火物,直奔烽火台。由于暴风雨下得正紧,三虎没点燃烽火,却被偷袭的敌人发现了。乱箭射来,三虎身中数箭,倒在血泊中。随后赶来的学兰借着闪电,见丈夫倒在血泊之中,咬牙扑上去,接过三虎手中的引火物,脱下贴身的干衣服,终于把烽火点了起来。戚家军看见熊熊烽火,立即赶来援救。敌军被戚家军团团围住,为首的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忽见学兰手握长矛拦住去路,吓了一跳,当见到只有学兰一个年轻女子时,挺枪向学兰胸前刺来。学兰本来就学得一身好武艺,加上此刻满腔仇恨, 不消几个回合便活捉了那为首的。

敌军的偷袭失败了。学兰因报警有功受到朝廷赏赐,但她一口回绝了,只请求让她留在边关,代她死去的丈夫效力。从那以后,当地老百姓就把那座烽火台叫作“媳妇楼”。
第2个回答  2006-10-14
孟姜女哭倒长城呐~`

长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防御性军事工程.长城东起山海关,穿过高山,越过深谷,伸蜒于沙漠和草原,一直到达终点嘉峪关.全长1.2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完成的.从修筑伊始到最后完成,历时2000多年,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总长超过50000公里.长城以其气势磅礴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从卫星上遥瞰人类的家乡--地球,所见不多的建筑物之一即有万里长城的身影,她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坚韧不拔,古老文明的象征.
在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为了防御北方草原强悍的游牧部落袭扰中原,位于北部的燕,赵,秦等国于要冲之地高筑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列国长城连成一线,从而形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延锦万里的军事屏障,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
自秦以后直至明朝等各代都规模不等地新筑和增筑过长城"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 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 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 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 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 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 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 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通过学习大家可以了解有关长城的修建,历朝历代对长城的维修,以及长城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还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我们身边的长城,真正体会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对我们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将涉秦代长城的修建,明代长城的维修及扩建,以及长城所显示的现实意义.
秦代万里长城
第3个回答  2006-10-14
孟姜女她的丈夫死了,她非常痛恨秦始皇,上长城去哭泣,结果把长城哭倒了。
第4个回答  2006-10-14
<<孟姜女哭长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