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亚洲电影和欧洲电影相比较各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亚洲和欧洲,美洲在电影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区别。




外国的恐怖电影大多都是什么僵尸啦,病毒啦,巫婆啦,变态杀人啦,怪物啦等等, 一项比较权威的调查表示,人类的恐惧因素依次排序为:死亡、黑暗、鬼怪、疾病、猛兽……,而这些排在比较前面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它们都是超出人的能力范围的东西,是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把握的东西,但超出人的能力范围的东西种还可以区分人能够理解的东西和人尚且无法理解的东西,而后者则是其中更为恐怖的因素。因为未知产生不安,不安产生恐惧~



人总是尝试去解释一切,但是人的力量面对无限的未知终究是有限的,在无穷无尽的未知面前,人只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脆弱、自己需要保护但又孤立无援。所以,真正的恐惧来源于未知,虽然未知背后既有危险也有希望,但是人们一般情愿选择认知范围内可以预计到的危险而不愿意赌博认知范围之外的希望。




“最大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在恐怖艺术中,主人公(也包括欣赏者)一般都会陷入到一片茫然无知之中。凶手是谁,凶手此刻隐藏在什么地方,下一个受害者将会是谁……,用一句经典的凶手台词概括,就是“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你却不知道我要干什么”。这些还属于表面的浅层次的未知,而在深层次,恐怖艺术则折射出人类难以摆脱的重重未知,如对自然界的未知(究竟有没有怪兽和鬼魂),对宇宙的未知(究竟有没有外星恶魔)、对人格变态的未知(人究竟会变得有多邪恶),对生命变异的未知(人会变成隐形人甚至苍蝇吗),以及对未来的未知,对潜在危险的未知等等。



按照这种说法,我们也可以解释大多数恐怖电影和恐怖游戏的表现手法,比如,视觉恐怖实际上是利用人们视觉经验上的出位,而心理恐怖则是在观众心中不断的制造疑惑,这些疑惑随之带来难以解释的未知,而这些未知则带来真正的恐惧。




视觉恐怖和心理恐怖:




视觉恐怖是纯粹的感观刺激,它源起于俗文化小说中大量的血腥暴力的描写,而且如今在以斯蒂芬?金为代表的商业恐怖小说中是受欢迎的重要因素。在电影方面,它也是商业恐怖的重要内容。它是最依赖于技术表现力的、也是最拥有群众基础的恐怖表现方式。因为其最直白的表现方式能为各阶层人们所理解,但它又需要用最尖端的技术来冲击人们认知能力的极限来换取恐怖效果。所以,虽然血腥暴力内容的小说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在电影方面视觉恐怖则被一直以来推崇电影技术化最高的美国好莱坞式商业恐怖片所推崇,当然斯蒂芬?金的小说还是相当的受欢迎,但是他的小说相当的电影化,和电影的结合使他的小说和改编的电影在商业上都非常成功,而且他的小说除了血腥暴力的描写以外也吸收了许多心理悬念小说的优点。



视觉恐怖电影的代表是大量处在恐怖艺术金字塔底层的商业恐怖片,这些很多都被拍成了系列片,比如《万圣节》(Halloween)系列、《猛鬼街》(NightmareonElmStreet)系列、《异型》(Alien)系列等,它们虽然内容肤浅、情节老套,故事极端重复,但三番五次的续拍,片中的恶人或恶鬼早已在观众的心里实体化,虽说不能达到汗毛倒竖的恐怖效果,但是至少也可以以不用花太多脑筋的休闲心态来凑凑热闹。但此类以技术堆砌和重复的惊吓套路为实体的恐怖片在经年累月的重复后,对新生代的观众难免无法保持持续的吸引力,这些年轻的观众也缺乏他们父辈那种通过一个系列的多部电影将某一恐怖人物的恐怖感逐渐积累起来的一个过程,所以这类恐怖电影在近年来已经逐步式微,逐步被一系列动作恐怖片所取代。动作恐怖片将动作片的惊险刺激和视觉恐怖的视觉冲击结合在一起,对观众的承受能力和认识底限进行双重的冲击。这类电影在2000年塔森?杜德沃的《入侵脑细胞》(TheCell)中达到顶峰。如今。依靠纯粹技术堆砌和重复惊吓套路的视觉恐怖为主要内容的恐怖电影已经不多见,他们往往以结合其他形式电影如动作片、惊险片、犯罪片、科幻片……的方式共同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5
亚洲电影都是比较保守的电影,主要与生活有关,但欧洲电影相比就比较开放一些,什么类型的都可以制作。
第2个回答  2019-10-15
亚洲地区的电影相对保守,而且更新的都是感情类的或者文艺片,但是欧洲的电影一般都要开放,都是一些伦理方面的或者科技片。
第3个回答  2019-10-15
亚洲电影普遍比较保守,文艺片或者情感剧比较多。而欧洲电影一般比较开放,伦理剧应该会比较多,或者是科技电影比较出众
第4个回答  2019-10-16
亚洲电影和欧洲电影最大的区别就是,亚洲电影更加贴近现实历史文化,而欧洲电影大多都是拍的是未来拍的是科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