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杀人回忆》是根据什么真实案件改编的?

请把那个案子的详细情节贴上来吧~~~~这样我会考虑加分的~~~~~~
有关于这个案子的详情吗?
越详细越好~~~~~~~
谢谢了~~~~~我会考虑加分的~~~~~~

别给我拷个电影简介就完事了,想得分没那么容易~~~~~~我看好三楼,如果你能更详细些就好了,还有二楼,你写的那个不是这个案子~~~~~~~

  根据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的,是韩国三大未破解悬案之一,另两个分别是青蛙少年失踪案和李炯浩被诱拐事件。都被拍成电影,只是青蛙少年失踪案很难找到,不过我在优酷上看过。

  1.华城连环杀人案

  80年代中后期令韩国陷入一片恐慌的华城连环杀人案随着上诉时效终结,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杀人回忆”。

  华城连环杀人案是从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华城市泰安一带发生的妇女强奸杀人案。在4年零7月内罪犯作案10次。截止到2日,第十起事件的上诉时效(15年)宣告终结。即使今后抓到罪犯,也不能判刑。警方只抓到了与连环杀人案无关的第八起事件(1988年9月)的罪犯。
  第十起事件的受害者是权某(69岁,女)。1991年4月3日下午9时左右,在东滩面盘松里荒山上发现了遭到暴行的权某的尸体。当时,权某的脖子上缠着长统袜。此后,杀人案再也没有发生,罪犯仍是个谜。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都被勒死,行凶工具是长统袜、袜子等受害者的衣物。而且从受害女性的阴部发现了各种异物,令国民为之震惊。
  根据前五起案件中收集到的凶手的精液、血液、毛发等,确定凶手的血型为B型。据距离第四起事件发生半个月前遭到性暴力后,勉强逃出来的受害者提供的口供,凶手的年龄大约在20多岁,身高165~170厘米,身材偏胖。对凶手的全部资料只有这些。国立科学调查研究所保留了当时在现场采收集的凶手的遗传因子。如果今后抓到嫌疑犯,就可以进行确认。警方说:“从残忍、紊乱的手法看,可能是犯罪时没有罪责感,反而享受杀人的‘精神病患者(psychopath)’所为。”
  这起案件是有史以来警方动员人数最多的事件。警方先后投入了205万名警察,嫌疑犯和证人达到21280人。40116人接受了指纹鉴定。另有570人和180人分别接受了遗传基因(DNA)鉴定和毛发鉴定。调查记录装满了5个大塑料袋。警方和检察机关决定,与上诉时效终结一年后销毁所有记录的其他事件不同,永久保留该记录。这是考虑到事件的重大性和国民的关注程度,为了上诉时效结束后也能查明真相。该事件还成为迫使警方尽快引入科学调查方法的契机。在第八起事件中首次采用了毛发中子分析法。第九起和第十起案件委托日本对凶手的精液进行了DNA鉴定。DNA鉴定法正是从这时开始引入。
  目前,华城警察署的暴力第三组接手该事件,收集线索。2003年上映后吸引500万名观众的影片《杀人回忆》证明人们仍很关心华城连环杀人案。
  随着该事件的上诉时效终结日期的接近,再次掀起了延长重大犯罪的上诉时效的争议。
  开放的我们党议员文炳浩在去年8月向国会递交了把杀人罪的上诉时效延长至20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法案目前搁置在在小委员会。
  华城警察署署长崔元一说:“即使上诉时效结束,也要追查到底。一定要查明真相。所以暂时将保留专门调查组。”

  其中朴海日演得是最后一个被怀疑的嫌疑人,一度被我怀疑成是真正的犯人,但是影片最后还是没有说谁是凶手。

  2.李炯浩被诱拐事件

  电影《那家伙的声音》是15年前轰动韩国的“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的真实案例为题材制作的。1991年1月29日,在首尔鸭欧亭被绑架的9岁小孩李炯浩,44天后在汉江边上他的尸体被发现。这起案件中罪犯用周密的计划摆脱了警察的搜捕,并用威胁电话沉痛的打击了李炯浩的父母。当时这起案件同“青蛙少年失踪案”和“华城连环杀人案”被称为是三大未破要案。所以当时警方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搜捕,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共累计投入了15万人力和10多万警力,但连罪犯的样子都没能查出,并在1月份很遗憾的诉讼期限也到了期。1992年SBS纪实节目《想知道真相》节目中导演朴镇彪作为副导演参与了“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的制作,当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他决心要把这件事情拍成电影,要让国人不要轻易忘记这件事情。
  “怎么喝酒也感觉不到醉。杀死炯浩的那家伙一定还在哪里快活的活着,一想到这些我几乎要窒息。我还没有原谅那家伙,但怎么已经有人说被原谅了……”
  ——炯浩父亲
  根据韩国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死刑犯的诉讼期限为15年,2006年1月“李炯浩被诱拐事件”诉讼期已满,这意味着人面兽心的罪犯即使是被抓到已经无法用法律来处罚他。但一夜间失去儿子的父母在心中已经留下了永远的痛,炯浩的父母怎能会原谅罪犯呢?电影《那家伙的声音》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最后发起的通缉令,除了商业电影本身,这部电影还加入了它的社会性。以感动剧情唤起人们对“诱拐儿童”和“诉讼时效”的理解,通过实际罪犯留下来的唯一线索,让全国民记住这件事情,通过全国民去解决这件事情是电影《那家伙的声音》的主要意图。

  而这部片子最吸引我的是姜东元的声音演出。

  3.青蛙少年失踪案

  青蛙少年是指1991年5名小学生去抓青蛙时失踪,过了11年6个月的2002年9月才发现他们的遗体的事件。
  1991年3月26日,因为地方议会的议员选举30年来第一次举行,全市放假一天。最后一个目击证人说在卧龙山附近见过孩子们, 但到处都找不到他们。当时孩子的父母为了找孩子走遍全国, 也有不少以青蛙少年为主题的电影和歌曲,小学生们也展开了“寻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动。
  当时的警方根据卢泰宇总统的特别指示,搜查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动员的警力据说31万8千之众,创单一事件动员警力最多之记录。社会团体发了7百多万张的传单,企业界也在商品包装上印刷了失踪少年的照片,悬赏达4200万元。
  曾经甚至还有人说外星人绑架以及北朝鲜间谍诱拐还有用于疑难杂证实验品等等。但2002年失踪少年的遗骨却在卧龙山被发现, 死亡原因确定是他杀, 但目前为止并未抓到犯人。
  韩国杀人案的诉讼时效为15年, 也就是说2006年3月25日就到期, 即使抓到犯人也无法惩处。

  青蛙少年案的疑点:
  一、文化日报称25日下午6时左右,有一位40多岁男人打电话过来说大邱卧龙山埋有青蛙少年,警察以打电话来的这一天正巧发现遗体,而且地点准备等关键点为由正在追查这个男人。
  二、 警察发表死因为“迷路后冻死”,而少年的家人讲遗体发现处离村子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发现遗体的吴鹉根先生也说遗体上压着大石头,尸体是互相压着的,能看出分明是他杀。
  三、 发现遗体现场的附近发现了多种子弹,警察认为有可能是当时附近军队的射击场上的子弹误伤孩子, 但军部极力反驳。
  四、 几个孩子的衣服以独特的形态被系住,专家们都说这种系法是见所未见的一种。
  五、 其中有四具尸体的头部有类似枪伤的洞,附近也发现弹头及弹皮,更加重他杀的可能性,但也有法医不认同此观点。
  六、 现场并没有头发令人疑惑,很多人猜测发现处并非死亡现场。
  七、 牙齿也少了很多,更加证实了遗体是被搬到此处的可能性。

  看过这个电影,很感人,主要是表现被绑架少年和亲人之间的亲情。
  找到优酷上的地址了,你可以看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1ODQ5NTY=.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26
年圣诞节(12月25日)失踪的京畿道安阳市小学女童李惠珍(当时小学4年级)时隔77天以碎尸被发现。但是同一天和李惠珍一起失踪的禹艺瑟(小学2年级)的去向还不明确。

京畿道警方13日表示,于本月11日下午在京畿道水原市权善区好梅实洞高速公路转换出入口右侧山区发现了一具碎尸。警方通过基因检测后确认,这是在安阳失踪的女童李惠珍的尸体。

在好梅实洞高速公路转换出入口附近山区接受预备役训练的宋某发现了李惠珍的尸体。这里距离李惠珍所在村落约15公里。当时,李惠珍的尸体是裸体且被分成躯干、两臂、两腿等10个部分,分别被埋藏在三处。

警方表示:“截至目前对两个部分进行DNA鉴定后发现和李惠珍的DNA一致,但还没有确认10个部分全部和李惠珍一致。目前正在对其余8个部分进行鉴定。”

警方负责人表示:“尸体被发现时是裸体,孩子失踪后也没有人给家人打电话要求支付赎金,由此看来可能是有恋童癖(对儿童有性冲动的症状)的人所为。”

为了寻找另一名失踪的儿童禹艺瑟,警方在水原西部锦湖治安中心设立了搜查本部,投入搜查兵力重点在发现尸体的地点附近展开搜查。警方还决定对事件发生地安阳8洞周围一带再次展开调查。

李惠珍和禹艺瑟于去年12月25日下午在安阳市安阳8洞的家附近公路上被最后看到之后,至今没有消息

参考资料:http://www.mtime.com/my/710410/blog/1014943/

第2个回答  2010-03-02
据说07年SBS的《想知道那个》栏目里有告知,该案已经完结。凶手是当时就业于此地一家工厂的工人 做手工的 凶手是被人举报出来的 据说是在广播中自己坦白了自己的罪案 被听众举报 节目中又说该事件改编成电影 由宋康昊参演
第3个回答  2010-02-21
根据1986-1991年韩国数宗至今仍未破获的杀人案件为蓝本,讲述小镇警察和汉城来的探员一同侦察连环杀人案,结果却因自身的原因和大局势的关系而让凶手逍遥法外的故事。
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小镇警察朴探员和汉城来的苏探员接手案件,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经验的朴探员和搭档曹探员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而苏探员客观冷静,据理分析,几次排除嫌疑,警察内部为了证明与推翻矛盾不断,然而无辜女子还是接二连三被残忍杀害,他们只好达成共识一起合作。此时,一个极其符合作案特征的小青年成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经绷紧地锁定住他,同时DNA检测报告也被送往美国,然而案件并不在此处停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