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排除法求同的教案

如题所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集合概念的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了解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及教育 理解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教育要求。5、掌握学前儿童集合集概念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内 容及儿童特点设计并组织集合类教育教学活动。 重点:集合的基本知识及概念发展的阶段、特点。 难点:集合概念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及儿童特点设 计并组织集合类教育教学活动。 学时安排:共14 学时 课题 学时备注 3.1 学前儿童数学集合的基本知识概念发展与教 育要求设计与组织 3.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量的认识的发 展及教育;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教育活动的 设计与组织 3.3拓宽练习、案例评析 练习“求同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教幼儿认识颜色标志。深入探讨案例。 引导儿童学习按照颜色标记对物体进行分类理解操作过程有参加活动的过程 能力目标 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目标具体活动过程清晰 教学重点 教幼儿认识颜色标志 按照颜色标记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深入探讨案例 教学方法 讲述法 讲练结合 阅读指导法 备课时间13 课件教学过程 讲一讲课件展示 练一练 作业 案例平析求同的教学案例活动名称:送好朋友回家 活动目标;认识颜色标志。根据颜色分类。 活动准备:学具 :红绿积木 教具:小筐2 活动过程:认识活动过程及颜色标记,发现物体的共同属性。引导,幼儿操作。 按标志给珠子分类。 活动总结。 活动延伸。 教师平析 例如:幼儿园家里不一样的可可 可可是个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可爱漂亮的小朋友,在幼儿 园对老师和同伴都很有礼貌,平时在幼儿园是孩子们的榜样, 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帮助其他小朋友铺床,收拾玩具。 总是很有礼貌地和老师打招呼。但老师在家长沟通时却发现 可可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得不一样,不像在幼儿园表现的那 么彬彬有礼,可可在家对家人的关爱不会表达谢意,特别对 最爱她的奶奶经常发脾气,不讲道理。在家中还要妈妈喂饭, 不喂饭就不吃东西,自己的小房间也不爱收拾。 首先,分析一下可可在幼儿园与家里的表现为什么大相径庭: 深入探讨之后,我们小组总结出了以下五个原因 一、社会比较不同 二、家校要求不同 三、培养目标不同 四、很多孩子心理调试、平衡能力差 五、和家长的个人生 活表现也有关。 五个方面淡化孩子的“两面性” P114 2515 25 20 教学反馈 练习“排除法求同的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排除法求同的教学案例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德育目标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快乐的情感体验形成乐观开朗活泼的 性格。 教学重点 排除法求同的教学案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排除法求同的教学案例的方法及评析 教学方法 讲述法 讲练结合 阅读指导法 备课时间13 课件教学过程 讲一讲课件展示 练一练 试一试 作业 提问:求同的教学案例的方法是什么?一、排除法求同的教学案例的方法: 活动名称;谁是我们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将一组物品中不是同一类的物品去掉 活动准备:教具神秘袋 苹果、香蕉 、萝卜。 积木、小球 学具儿童每人一份操作纸 活动过程:1、出示神秘袋引起兴趣 幼儿操作3、活动总结评析 二、小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活动名称:我带宝贝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1、能用简单的话介绍自己的宝贝 2、有玩具要 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培养幼儿有东西大家分享的好 习惯。 活动准备:1、请幼儿在家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宝贝带到幼儿 2、教师准备几种自己喜欢的物品一段 优美的轻音乐。 3、多种事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猜猜老师准备了什么宝贝?准备好的 音乐 1、老师用神秘的口吻说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宝贝 朋友们猜猜在老师身后的是什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 兴趣跟好奇心。 2、老师向幼儿介绍自己宝贝的玩法跟本领。 二、幼儿介绍自己的宝贝 1、教师鼓励幼儿让孩子自己大胆的举手上前来让小朋友们 观察自己带的是什么宝贝。对内向的孩子要对其进行帮助 在自己的带领下进行。 2、由自己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带的宝 贝的名字。 3、像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宝贝的多种玩法和自己 宝贝的本领。 4、教师赞美、拥抱孩子的宝贝让小朋友感受 到老师的爱拉近孩子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2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