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相对于古代农业有哪些优点

如题所述

萌芽,
是一种多种经营模式的生产结构,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
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587

这是我国传统农业实行以某种生产为主,兼顾其它生
产,如养殖业、园艺业、家庭手工业等的特点。这一时期,种植
的大田作物主要有粟、稻、麦、菽、黍、糜等粮食作物。植桑养
蚕和种麻织布也已成为重要的农事活动和人们谋取衣被材料的手
段。此外,人们在园艺栽培、家畜饲养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
当时人们种植的蔬菜有葵、茆、芹、韭、葱、菁、芥等,栽培的
果树有桃、李、杏、梅、枣、栗、梨、猕猴桃等。家畜饲养有鸡
鸭鱼牛马羊等。畜牧科技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在阉割术的出现。

从以上概况我们可以看到,在原始农业经济阶段,我国农业
科技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科技手段较为单一,生产工具以石木
器为主,农产品种类庞杂而不精,社会经济结构简单,随着农业
经济的发展以及宗法制度的确立,
产生了分封制的土地分配制度,
从而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技术创新和传播。西周时
期,经过周天子两次大规模的分封,把周族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
技术带入宗周东、南、北三方乃至中原荒芜地区,使得各诸侯国
经济实力大增,最终无法驾驭各诸侯,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诸侯纷
争的新时代,原始农业经济此时已无法满足各诸侯国的需求,开
始迅速解体,传统农业得以产生和快速发展。

二、传统农业的发展及特点

西周末年及至战国时期,
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形成时期。
其时,
王室衰微,周天子名存实亡,各国征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随
着宗法制度的极大消弱,靠宗族血脉建立的社会体系已经走到了
它的尽头,而新的以政治关系建立起来的体系——封建体系正在
形成。土地分封制在这样的局势下土崩瓦解,再也无法满足激烈
竞争下各诸侯国逐鹿中原的要求。由此土地逐渐被新兴地主阶级
所掌握,重农思想也随着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而逐渐传播。受其
影响,人们开始重视农业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种农

业经济理论也随之产生。正是这种重农思想的产生和推行,农业
科技的发展得到了极大地推动,铁农具及灌溉农业的兴起,垄作
制的完善,田间管理技术的精细化,以及农业资源的保护措施的
产生和发展„„这些都是构成传统农业的重要因素,他们在漫长
的历史时期内受到以上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和进步着。

我们知道秦并六国而一统天下,封建制度最终战胜了奴隶制
度,
从此长期存在与中国大地之上,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由此开端。
由封建土地国有制、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小土地所有
制所组成的我国农业经济关系的基础由此形成。这种社会和土地
所有制变化响着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从历史时期来看,可以把
传统农业的发展分为秦汉魏晋时期统旱作农业阶段和隋唐至宋元
时期的传统水田农业以及明清时期的传统农业的深入发展阶段。

1
、传统旱作农业发展时期

我国传统农业主要为旱作植物,水田耕作正处于发展时期,
我们可以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分布情况、作物主要种类、耕作技
术及农业知识著作等方面来看。秦汉时期的农业区由春秋战国时
期的农业区演变而来,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龙门、碣石
以北地区等北方旱作区。随着品种选则技术的提高以及外来品种
的引进,这一时期的农作物品种在数量上有很大提高,耕作技术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土壤翻耕技术、耕后保墒技术、作
物品种选择技术、分期施肥技术、适时播种技术、中耕除草和旱
地灌溉技术等诸多新的农业技术,同时,生产工具向着专业化、
配套化、地区化发展。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形成了以《齐
民要术》为代表的关于农业科普技术知识的著作。农业构成演变
为大田作物及畜牧园艺生产的多样化模式。历法及农业著作上产
生了
“太初历”
完备了
24
节气等农业知识,
出现了以
《齐民要术》
为代表的农业科普知识著作。

2
、传统水田农业发展时期

由于历史原因,自唐“安史之乱”之后,北方旱作农业区陷

入了困境,农业生产破坏严重,国家财政不得不愈来愈依靠南方
的水田农业,农业经济中心开始向南转移,由此促使南方水田农
业进一步得到发展。跟以前的各时期一样,由于农业受到了君臣
百姓一致的重视,很快以水田区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又得到了发
展,农业水利技术也在社会的重视之下迅速发展。农具在沿用以
前的基础上产生了曲辕犁这一标志性的农具,而水轮的发明对灌
溉排水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地理、测量、和制图学的丰富
为水利工程的修建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其他的如农作物种类、栽
培耕作技术、畜牧技术等都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得到了良好的发
展。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经济思想发展到这一时期,产生较为具
体的谷价理论、救荒理论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模式仍
然是继承前代以创新,只是耕作中心由于历史的原因向着南方转
移了。

3


传统农业的深入发展阶段

明朝至清朝前中期即公元
1368--
公元
1840
年,
这一时期我国
“传统农业生产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其本身不可能逾越
的障碍。伴随着农民的日趋贫困化、佃农化,农业生产商品化成
程度的加深,农业与商业、手工业之间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各阶
层代表人物对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农业经济思想的时
代特色浓化了”

在这样一种大的社会形态下,
随着人口数量的急
剧增加,迫使人们为提高粮食总产量而积极努力。因此,这一时
期,在封建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形下,无论农田水利,耕作技术,
还是农作物种植构成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就,多种经营和多熟种
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农业科技知识在徐光启
《农政全书》
和清朝官方编制的《授时通考》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形成
了完备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三、推动和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纵观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业从无到

有,从原始到传统的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并不是某一个社会或
自然因素能够左右的,而是所有社会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同
时,影响各农业发展阶段的主要因素又有所不同。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弱,摄取生活物资
主要靠采集直接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巨大。因此这
一时期影响人们生活劳作的主要因素在自然。人为因素或者社会
因素对其影响并不突出,而自然环境的改变则很容易对人们的生
存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一矛盾的不断发展和突出,人
们不断向自然学习和挑战以满足生存需要。从氏族社会的形成开
始,
在接下来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人们进入了集体思考和创造阶段。
集体劳作的出现使得劳动工具和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传播,
农业从氏族社会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因素对农业的发
展从此不断加深。至西周末年,社会开始动荡,各诸侯国征战连
年,农业的发展受个国政策制度影响巨大,原始农业在并不能满
足社会的需求的情况下,得到了社会的集体重视,由此开始进入
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的
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们可以看到各社会时期的政策和对农业
的重视,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战争”中人们
竭力减小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而使人们自身能掌控的部
分多一点。这一时期人们对农业不再只停留在生存需要上,而是
对其进一步改造和创新以满足生活富足舒适的需要。因此可以说
在传统农业阶段,社会因素对农业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矛盾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
统一的关系。中国农业的发展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运动发
展和结果。人们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迈进的过程,体现在农业
上,正是农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是人们寻求生存发展与自然产
生矛盾及其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是我国古代农业发生发
展的根本推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