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上的各种犯规和违例

希望有高手可以详细描述一下

一、走步: (一)单脚跳停时(空中接到球时,哪一脚先落地,该脚即为轴心脚)「轴心脚没有站稳」 脚步,即为走步。 (二)双脚跳停时(双脚同时落地,哪一只脚先离地,另一脚即为轴心脚)「轴心脚没站稳 」脚步,即为走步。 (三)快速上篮时,收球后「多踏一步」。 (四)持球过人时,「球未离手」前,轴心脚先离地。 (五)在禁区里「收球完成后」或下球前,轴心脚移动(或双脚移动)。 (六)收球后、垫步(应说刺探步)时,轴心脚步法「交代不清楚」;例如脚尖拖拉、脚尖 与脚跟交换当轴心等。 (七)收球后因故「停不住」而滑步,也算走步的一种。 (八)当球员持球时跌倒地板上,还控制着球这时算合法;但是,如果球员试图再「站起 来」就算走步。 (九)欲上篮或投篮球员跳起要出手时,防守球员手碰触球,以致球虽离手失去控制但球 却没有落地;或者进攻球员要出手投篮或上篮瞬间,被防守球员「单手压住球」,进而 使进攻球员没办法出手,也接连发生该球员双脚落地,此皆称走步违例。假如进攻球员 要出手投篮或上篮瞬间,被防守球员「双手压住球」,进而使进攻球员没办法出手,也 接连发生该球员双脚落地,此称争球,依球权轮替决定控球权。 (十)运球过高,高过肩膀并继续前进,称走步。 二、翻球违例 (一)在运球时,球「停」在手上(或整个「手掌向上」)又持续运球。 (二)在进攻要过人,变化自己的进攻方向,「球却停在手上」过人。 三、球回后场违例 (一)控球的甲方把球带到前场,不经「对手触碰」后,球回后场时再被后场的队友或自 己碰到、捡起等都称「回场」;假如被对手乙方拨到,而掉回后场,或者被乙方抄截、 却没成功的让球跑回后场等,甲方再去捡、拾都是好球,而非回场。甚至,甲方出手投 篮后,双方都没有抢到篮板球的让球滚、弹回后场,甲方再去捡、拾都是好球,而非回 场;因为,既然已经出手投篮,该次控球权就变成「未知数」,任一方都可以取球。 (二)最后一步从后场离地跳起,并在跨过中线进到前场,人「还没落地」,或只有「单 脚落地」瞬间接到队友的传球。 四、篮下3秒违例 (一)在禁区里「待超过3秒」的进攻球员;计算方法是,1001、1002、1003、响哨。 (二)一脚站立在禁区里(包含「踩在在线」),另一只脚站立在禁区外,也应该计算(要双 脚都离开禁区)停留时间。 (三)在「后场控球」时,前场球员不算篮下3秒;但是,假如他持续待在禁区里超过3秒 ,并在第4秒于禁区里接到球就是3秒违例。发界外球时,定时器没启动也不算3秒;同理 ,假如他持续待在禁区里超过3秒,并在第4秒于禁区里接到球就是3秒违例。 五、8秒违例 甲队全场包夹或压迫防守,乙方在8秒内没有办法把球传、运送过前场称之;此8秒以裁 判「读秒为主」,24秒定时器为辅。 六、24秒违例 (一)24秒钟响,还在控球队甲方的手上,就是违例。甚至,甲方控球虽然出手投篮,却 还没碰触到篮框,但是24秒定时器响起;虽然,彼时双方都没有获得控球权,也是甲方 违例。 (二)24秒响起前一刻,甲球队出手投篮,但是球没碰到篮框,且又被原控甲球队的队员 拿到;记得,球要「碰触篮框」才算完成攻击。 七、脚踢球违例 (一)在持(运)球时,防守方故意用脚去踢球、阻挠传球等。 (二)不是故意去踢球却碰触到脚,例如,持控球时接不好,球掉到脚上、碰触到脚,或 者运球时碰触到脚上,甚至防守方在对方传导球时,拨、抄球,以致球改变方向的碰触 到脚等等「无意接触到脚」,那都不算违例。 八、罚球违例 (一)罚球时,主罚球员跟站在3分线外的人,要等到球「确定碰篮框」后,才能进去抢球 。 (二)罚球时,在禁区卡位的5位球员,要等到主罚球员「球出手(离手)」后,才能踏入禁 区抢球。 (三)罚球进时,不管哪一队队员进场过早(除主罚球员),分数都算。 九、两次运球 (一)运球前进,经干扰、威胁或吓唬等防守情况,运球者「将球收起」;却因故,再进 行第二次运球,称之二次运球。 (二)运球前进「收起球」准备传导球,或「收起球」准备攻击瞬间,或者已经做出「收 球动作」,却因故再继续运球,皆称之二次运球。 (三)控球员运球后收球,要攻击或要传导球瞬间,却不慎、因故「球掉落」;此时,将 球捡起,视为好球非二次运球。但是,此后该球员不能做运球,否则就是二次运球。 (四)于传接球过程,在接球瞬间不慎「没接妥球」以致球掉落;此时,将球捡起,掌控 球后可以下球运球,这没有构成两次运球的条件。 十、妨碍中篮 (一)对手投篮或上篮后,当球体已经从上升阶段,变化为「下降阶段」、且在降落于篮 框附近瞬间,或者,球体经过擦板上篮,球体已经碰触篮板后,以上二种情况下的防守 方故意去碰、拨篮球,这些都是属于构成影响球体行进举止,称妨碍中篮。 (二)对手投篮或上篮后,防守方故意去碰、拉「篮框」,或者防守方故意去碰触「篮板 、篮网」等,这构成影响球体行进举止。 十一、球、球员出界 (一)球员自己踩到界外线或底线称球员出界;假如球员已经出界情况且碰触到球,视为 该球员将球碰触出界,此则属于对方球。 (二)当球员已经出界,然后,从界外跳进场内接球,假如在双脚尚未站定情况碰触到球 ,此则算是球员出界,该判对方球;假如球员从界外跳进场内,并在双脚站定情况去碰 触、抢球等等,都属于合法。 (三)双方争球时,如果有一方踩到界外线,那就形成对方球。 (四)球体跳出界外,但是尚处于空中状态、未碰触到「场外物」,包括尚未碰触到边线 、底线、场外的地面等等,彼时皆称球尚未出界;但是,假如球体碰触到前述任一条件 ,即为「球出界」。例,碰到边线、碰触底线、碰触到场外椅子、碰触到场外树木、碰 触到场外人等,只要碰触「瞬间」就是球出界。 十二、跳球违例 (一)执行跳球的双方球员,在球体尚未上升至「最高点」,立即拨、点球,称谓违例 ;或者,跳球球员连续拨、点球超过2次,在第3次拨球即违例,对方球。 (二)除了跳球的2位球员之外8位球员,在跳球球员尚未碰触拨球前,其余8位球员移动 身体或双脚,要去占据有利位置,亦称违例;或者,在拨、点球后,尚未将球体拨出「 跳球圈」瞬间,其次8人立即「闯入跳球圈」去碰、抢、触球。 十三、发底线球、发边线球违例 (一)在任一方犯规或违例的发边线、发底线球,执行发球者「移动双脚」,以走步条 件下去执行发球称违例;但是在前述条件下执行发球,则允许前、后移动2步。但是在场 地边线、底线和场外物(例如椅子、墙壁等)不足「2m」情况下,裁判应「主动」要求防 守者,退离执行发球者「2步以上」;假如裁判没有提出要求,执行发球的球员可以要求 裁判协助驱离防守者保持距离。 (二)犯规或违例的发边线、发底线球虽不能移动;但是,在对队得分情况,执行发球 球员,可以左、右或者前、后移动任意步数去发球。可是,得分后的暂停发边线、发底 线球,却不允许左、右或者前后移动任意步数去发球;假如,发球员投机故意「不拾起 球」执行发球,裁判应迅速捡起球,然后递交给执行发球员,并立即「读秒」。 (三)再假如发球员投机,在裁判即将读秒瞬间,将球交给另一队友,然后要求队友跨出 场外去执行发边线、发底线球;此时,裁判要立即「读秒」,不能等待另一发球员捡起 球才开始读秒。读秒是「5秒」,那是1001、1002、1003、1004、响哨。 侵入犯规 指球进入比赛状态,活球或死球时与对方队员非法接触的队员犯规。 依据是: ⑴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可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⑵任一队员只要在占位时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⑶如果发生了身体接触的犯规,应由造成身体接触的队员负责。比赛中,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或过分弯曲身体成不正常的防守姿势或占据不合法的防守位置,以阻挡、阻挠、推人、撞人、绊人来阻碍对方行进。除了抢球附带地接触了对方持球人的手以外,不准用手触及对方。裁判员根据规则对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犯规进行相应的判罚。动作粗暴予以警告或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双方犯规 : 指比赛双方2名队员同时互相犯规。在登记犯规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双方犯规队员在最近的圆圈内跳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双方犯规的同时投球命中得分,由得分队的对方队员在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当一起双方犯规和另一起犯规同时发生时,登记每一犯规并按罚则处理后比赛重新开始。 技术犯规 : 指队员违反运动道德的行为与对手未发生身体接触的犯规。漠视裁判员劝告,同裁判员谈话、接触没有礼貌,或使用不尊敬的语言和举动戏弄对方及故意延误比赛等,均判作“技术犯规”。场上队员技术犯规,由对方罚球两次。犯规性质严重或坚持不改者,则取消比赛资格。场外教练员、替补队员技术犯规时,由对方罚球两次。无论罚中与否,都由罚球队在边线中点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教练员在一场比赛中有两次技术犯规或由于其本人、助理教练、替补队员或任何与球队有关人员违反运动道德,累计被判三次技术犯规,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并责令其离开球场,由助理教练员或队长代理其职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3

篮球怎样避免犯规违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