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方法分几类

如题所述

1.按产品质量指标特性分类。(1)计数抽检方法 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确定其合格或不合格,然后统计合格品数,与规定的“合格判定数”比较,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2)计量抽检方法 是从批量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数(样本),检验该样本中每个样品的质量,然后与规定的标准值或技术要求进行比较,以决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2.按抽样检查的次数分类。按抽样检查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多次和序贯抽样检查方法。(1)一次抽检方法 该方法最简单,它只需要抽检一个样本就可以作出一批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2)二次抽检方法 先抽第一个样本进行检验,若能据此作出该批产品合格与否的判断、检验则终止。如不能作出判断,就再抽取第二个样本,然后再次检验后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3)多次抽检方法 其原理与二次抽检方法一样,每次抽样的样本大小相同,即n1=n2=n3„=n7,但抽检次数多,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亦多。iso2859标准提供了7次抽检方案。而我国gb2828、gb2829都实施5次抽检方案。(4)序贯抽检方法 相当于多次抽检方法的极限,每次仅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后即按判定规则作出合格、不合格或再抽下个单位产品的判断,一旦能作出该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时,就终止检验。3.按抽检方法型式分类。抽检方法首先可以分为调整型与非调整型两大类。调整型是由几个不同的抽检方案与转移规则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抽检体系,然后根据各批产品质量变化情况,按转移规则更换抽检方案即正常、加严或放宽抽检方案的转换,iso2859、iso3951和gb2828标准都属于这种类型,调整型抽检方法适用于各批质量有联系的连续批产品的质量检验。非调整型的单个抽样检查方案不考虑产品批的质量历史,使用中也没有转移规则,因此它比较容易为质检人员所掌握,但只对孤立批的质量检验较为适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4

主要有四类: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体抽样、系统抽样;

拓展资料:

分层抽样定义:

分层抽样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特点是: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该方法适用于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的情况。

随机抽样定义:

随机抽样要求严格遵循概率原则,每个抽样单元被抽中的概率相同,并且可以重现。随机抽样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主要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随机抽样可以分为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以及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定义: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

系统抽样定义:

系统抽样亦称为机械抽样、等距抽样。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显得较为费事。这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

参考资料:分层抽样_长沙县统计局

 抽样方法词条—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0-18
一、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将调查总体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抽签法或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优点:操作简单,均数、率及相应的标准误计算简单。

缺点:总体较大时,难以一一编号。

二、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机械抽样、等距抽样,即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一顺序号分成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取第k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距,从每一部分各抽取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优点:易于理解、简便易行。

缺点:总体有周期或增减趋势时,易产生偏性。

三、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总体分群,再随机抽取几个群组成样本,群内全部调查。

优点:便于组织、节省经费。

缺点:抽样误差大于单纯随机抽样。

四、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先按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类别,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有按比例分配和最优分配两种方案。

优点:样本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减少。

以上四种基本抽样方法都属单阶段抽样,实际应用中常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抽样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来进行,称为多阶段抽样。

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第3个回答  2014-10-18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2-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