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结构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如题所述

斗栱至迟在周朝初期已有在柱上安置坐斗,承载横枋的方法。到汉朝,组成斗栱已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斗与栱的形式也不止一种。经过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栱式样渐趋于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后来匠师们将这种基本尺度逐步发展为更周密的模数制,就是宋《营造法式》所称的“材”。“材”的大小共有八等,而“材”又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宽。根据建筑类型先定材的等级,然后构件的大小、长短和屋顶的举折都以“材”为标准来决定,因此,既简化了建筑设计手续,又便于估算工料和在场地进行预制加工,并且多座房屋可以齐头并进,提高施工速度,满足短时期内建造大量房屋的要求。这种方法由唐宋沿袭到明清,前后千余年,由此可见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过宋朝木构架的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房屋空间随之扩大,而木构架节点上所用斗拱却逐步减少,不如唐代之多,这种趋向到明清两代更为显著,也就是高级抬梁式木构架的结构及其艺术形象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趋于简练是一个重要发展过程。同时,明清两代的柱梁较唐宋大,而斗栱较唐宋小而且排列较丛密,几乎丧失原来的结构机能而成为装饰化构件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