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白菜如何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如题所述

很多去过台北故宫的人都知道,有“镇馆三宝”最值得一看,分别是毛公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这是一个典型的以讹传讹,因为要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毛公鼎或许可以入选,但是往下再数两百件,恐怕也轮不到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国宝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于稀罕,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都没有什么唯一性。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的成功,基本上靠的就是“少见多怪”四个字。台湾的地陪导游基本上都不是什么专业人士,说不上信口开河也相差不远了,他们说翠玉白菜和肉形石有多么多么好,恰好符合了中国人爱吃的性格,于是总是吸引大批人群观看。

翠玉白菜是清朝晚期的工艺品,尺寸很小,长只有18.7厘米,是棵“小白菜”。材料用的是云南缅甸一带的绿玉,色泽青白,寓意“清清白白”,菜上有螽斯蝗虫两只虫子,寓意多子多孙。这本是个插件,白菜帮子插在一个木托上,相传是光绪瑾妃的陪嫁。清宫里珍玩无数,以前从没人特别关注过这棵白菜,在运送到台北的过程中还把一条虫子腿给磕坏了,品相也说不上特别完整。然而它在台北故宫展出之后,声名鹊起,因为它和真白菜的相似度太高了。其实清代有很多类似的珍玩,好比说河南博物院有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北京故宫有瓷器螃蟹,都和真的一样,然而台湾人没见过类似的东西,便以为翠玉白菜是天下无双的珍宝。

台北故宫管理方面担心人多拥挤出事,就把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专门陈列,方便大批观众排队观看,结果让观众们以为这果然是难得一见的国宝,其实根本不是。真正开心的是旁边的餐馆,高价推出翠玉白菜和肉形石这两道菜,赚得盆满钵盈。

【引用自中国新闻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3
应该有一种不一样的意义吧,不然什么会成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