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的祖籍在那里?

如题所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元末兴化白驹场人(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市和大丰市),小名九四,出身盐贩,汉族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死后葬于吴县斜塘。1353年白驹场起义,1355年张士诚建都平江(即苏州),1363年自立为吴王,施耐庵、罗贯中都投身效力此人。而同一时间段,1356年朱元璋被诸将奉为吴国公,追问

我想问的是他的祖籍

有研究张士诚的专业人士在家线吗?

追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4
泰州追答

真是泰州……

追问

其实您错了,他祖籍是上元县大牌坊

另外再告诉您他的父亲叫张存忠,祖父叫张玉渊。

追答

知道了谢谢

第2个回答  2013-09-24
泰州白驹场
第3个回答  2018-02-12
寿州北门张氏家族简历!
尊敬的各位张氏宗亲大家好:
我们是安徽寿州(今寿县)北门张半 街的张,我们老祖宗在很早以前,为了躲避战争从山东南迁,再到徽州休宁县姑苏吊板桥,我们是吴王张士诚公和李老太君的后裔,后再迁寿州北门。张士诚公和李老太君共三子。在洪武二年(1369年),长子富公迁往陕西,三子茂公迁往山东,次子贵公留居寿州,即寿州始祖,也就是我们寿州的一世祖,兄弟三人临别有约,凡我门姑苏吊板桥张家子子孙孙相见要以指徽为记。
李老太君卒於永乐十年,(1412年),坟墓葬在城南马步泉,坟前有石马石羊。后来城对外括建,地点被国家占用,李老太君墓以迁移城北凰皇山老虎垇,葬在十世祖张珠右后十米左右。
在光绪十七年,有十四世祖春芳公从明谱接续,字辈从十七世开始:德义传家本,祥和载福基。务咸遵祖训,永远保荣熙二十字。今朝、一九九六年有十五世祖同孝公牵头再续清河郡百忍堂张氏族谱时,接续:清靖仁善礼,自让振宗声。万古凤公耀,墨香延道继二十字。合计四十字,以备后用。
在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张士诚公被平反召雪,成为灭元民族英雄,正试被封为姑苏吴王。在那时,我们寿州北门一世祖贵公带领儿孙就开始修建祠堂。
我们地祠堂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祠堂建在寿州北门内西南一千米左右。
祠堂内排放着始太祖吴王张士诚公的灵位和挂着画像,并册立:皇帝彤鱼子,始祖挥弓正。清河传继远,百忍振家声。为民当仁义,教子继大统。庭廊尽孝道,人伦乐无穷。若承人主志,泽惠铭乾坤。竹帛垂清史,华夏福满门。宗谱常相义,祠墓香火红。本是同根生,共负祖昌荣。张氏家训载入史谱。大厅左边挂着三块排扁,经十六世张如桃和十七世张玉德走访知了解道一块扁上面宝石篮底写着〝四豆昭耻〞四个字,《意思就是吴王被平反昭雪》。此三块扁曾经在宣德元年(1426年),有于谦巡按江西路过寿州赠送。《详细资料可查寿州吏载》。

我们祠堂门对、上联是:清河传继远,下联是:百忍振家声。横联是:张氏宗祠。祠堂门前立有下马排房、上马排房,左右栽两棵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现在只有一棵,已有五百九十八年(到2O18年),现在已受国家保户历史文物。我们寿州北门老张家地家业,紧存地一棵银杏树就在外贸大楼西彻张义辉家地院内。
在文革时期被破四旧、立四新把张氏宗祠拆掉,后来地点被外贸大楼占用一步份、民用建房占用一步份。现在、祠堂已经迁移淮南市泉山老龙眼金岭中学西二百米大路张家。
这是我们寿州北门张氏家族地简历。还是以徽州休宁县姑苏吊板桥和寿州为中心等向周边县市及全国各省、市、和海外分支出去地张氏家人们,如在寻根寻亲,请联系!
请联系寿州北门理事会。
理事长十七世张德兵13170186138
常务理事长十七世张美德18905541781
事务管理十七世张玉德18326542070

秘书长十九世张明全13956145476
副理事长·
十九世张传礼13966463 378
十九世张传浩1370554861O
十九世张传友13696677375
有十八世张义礼编缉153996887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