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是什么?

如题所述

联系:

1、在发生学上,都由原始习惯脱胎而来。

2、都属于社会规范,只是在规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3、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且在很多方面二者是相互转化和渗透的。

4、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区别:

1 、产生和变迁不同。法律的产生和变迁更多具有人为的特点;道德的产生和变迁具有自生自发性。

2 、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法律是具体的、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道德不依靠强制力,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

4 、调整的范围不同。可以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既可以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也可以由他们各自调。

5、表现形式不同。法意国家意志形式出现,主要表现在规范性文件中;而道德以社会意志形式出现,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舆论。

6、违反的后果不同。道德制裁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统一性;而法律制裁则是十分确定的;道德制裁无须经特定程序;而法律制裁必须有特定机关按一定程序进行。

扩展资料

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制定法律规则同样重要。法律与道德二者各有各的边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它们有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不能简单偏重于某一个方面。

对于法律规则来说,无论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还是社会习俗演化而成的法律,都适用于社会公共行为领域。在法律规则管辖的公共领域,维护社会正义、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权利是根本要求。

而道德更多涉及个人内心的自我修为,它可以高标特立,但只能针对自己,不能强迫他人。因此,法律以公共利益为指针,道德以效法圣贤为理想;法律讲求的是底线正义,道德追求的是高尚人格。

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律能够为社会道德的生成提供有益制度构架,为个人道德培育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法律固然不是道德,但能够净化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激浊扬清、去恶存善。

因此,虽然法律规则不等同于道德良知,但可以培育和激发人们的道德良知。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讲规则,都按照法律规则处事,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不坏的社会,虽然可能还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

而法律要深入人心、发挥作用,也必须符合社会的道德追求。换言之,法律规则要有道德性。这个道德性不是法律规则自身生长出来的,而是法律规则吸收了道德理念,从而彰显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

与此同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们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弘扬社会公序良俗,自觉遵守法律。另外,实践中被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为法律规则。

可见,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分割或统合。使二者绝缘甚至截然对立起来肯定不行,但混同乱用的做法也行不通。应当明确,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义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都离不开的基础。今天,我们既要赞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

法律并不排斥道德,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长。这个促成不是代替,而是为道德提供一个制度环境。一个法治昌明的社会,才有望成为一个道德纯净的社会。就像是一片良莠不齐的草地,法治犹如一个农夫,用猎枪抵御强权的侵夺,用镰刀去除蔓生的杂草。这样,美丽的道德之花才会芬芳开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与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法律与道德不可偏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道德和法律都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区别在于道德是没有强制性的,只是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和社会的伦理钳制,而法律是有强制性的,违反了法律就要受到制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01
相同之处是,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行为标准.不同的是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道德只能是制约人的行为.
第3个回答  2014-01-01
都可以有约束里 不过一个是非强制一个是强制
第4个回答  2020-04-1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