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一个学科吗?

如题所述

文化产业的学科属性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研究”,在课题答辩过程中,几位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学者做评审专家,他们首先给我们提一个问题:你们首先是假设文化产业是一个学科,但是我们更关心它是不是一个学科?如果你们认为是一个学科,那么它是一个什么学科?我们现在判断文化产业是不是一个学科,可能取决于以下三个前提: 第一,它有没有明晰的研究边界。严格来说文化产业是有自己的研究边界的,但这个边界一明确马上会涉及到很多问题,会涉及到在研究关于文化的,研究产业的诸多学科。这样一来就要求文化产业必须有一些确实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特殊性。 第二,它有没有相对清晰的研究方法。从现在来讲,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大致跟这个三大主要学科有关系,一个是经济学,一个是管理学,一个是艺术学。当然他们自身的不管是质化的或者量化的研究方法,本身又有一些复杂分区。但是我们想基本上这三种方法是存在的。 第三,它有没有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前面提到的三种方法可能构成我们对文化产业是不是一个学科的基本认知,同时它确确实实跟别的学科有重叠,有交叉。但如果这个专业确实能培养出胜任文化产业工作的人才,那么它还是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我们后来要谈到的。文化产业热对学科建设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要考虑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不是有足够的需求?今天国内呼唤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热情确实非常高。 首先,是实践热。文化产业热遍布全球,但世界范围内像中国热成这样的国家很少见,虽然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也重视文化产业,但是像中国这样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学者到企业家到政府官员,都把文化产业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而且房地产都以它来推动,这种状况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因此这种产业热本身驱动了这个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其次,是研究热。我们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虽然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有来自文学的,历史学的,艺术学的,完全不同的学科大家都到一起,很快聚集成一支越来越庞大的队伍,那么我们的学术研究急需有学科建设的规范。 最后,是人才培养热。我们查了一下全国目前跟文化产业有关的学科,本科方向大概有三十六七种之多,有相关专业的高校接近上百所。这样的需求也促使我们对这个学科进行研究。我国的文化产业专业演变 我们梳理了一下国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最早是出现于1993年的文化艺术管理,这个比较接近国外,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专业设置,没有文化产业这个专业,他们最多的是艺术管理或者文化管理专业。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学就已经开始开设类似专业,有的在艺术学院,但是更多的是在管理学院或者商学院。我们国家是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的本科专业,到了1998年开始有了公共事业管理,这可能涉及到文化,因为当时我们的文化大多数属于事业体制,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中有一部分是文化公共事业。2004年开始有了文化产业管理,比艺术管理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而且目前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将近60所。在一级学科下面,即在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又包含30多种跟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但是现在这些学科都面临一个情况,就是没有学科归属,一方面社会很热,人才培养的需求很热,研究也很热,但是它在本学科当中往往被边缘化,往往找不到准确的学科定位,包括教师的职称评定,学科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方面都受到制约。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学科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文化产业是交叉学科 文化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从概念上来讲,它是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与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我想强调一下,它是关于产业的学科,因此跟产业链是有关系的。所以可能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和综合管理,这是它的学科范围,它是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能涉及到跟其他学科的交叉,而主要的交叉是广义的艺术学,当然可能也包含一些文学,或者是创意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这三大学科相互交叉。 这三大学科中间交叉的部分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体系,而与此相关还跟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有关系,比如跟历史学、旅游等有关系,而且面对科学技术跟计算机技术科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者它可能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通识性的部分,而核心体系应该是这三个学科中心的交叉点。它不是艺术学加经济学,而是一个新的学科建设体系,它是一个化学融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相加。现在我们出现的情况可能是把这些不同的学科变成简单的物理相加,影响我们学科体系的建设。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学科有哪些基本的范畴和基本理论?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产业?文化产业的相对概念就是非产业的文化和非文化的产业,有一部分文化不是从产业视角去做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是非文化的产业,它是产业,但是跟文化产品没有关系。这两个是我们的相对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清楚什么是文化产业。另外我们也要区别一下文化创意产业和传媒产业。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确定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我们讲内容为王,这个内容为王主要是从它的产业属性角度来讲,并不是指经营的角度。另外所谓的双重属性,其一是版权经济,因为版权经济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可能重视得非常不够,这个涉及太多的关联性。其二是技术创新,这个跟它有关系的产业特性。还有就是文化产业的要素,我们可能要对它进行基本的范畴分析。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划分,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另外涉及三个核心产业学科分支,文化产业经济学、创意学和管理学。另外还有两个相关分支机构,文化产业市场学和国际贸易学。这个跟核心学科有关联,因为其特殊性往往作为一些分支性的学科。 文化产业从形态分类上,参照这几年国务院和统计局的分类,大概可以划分成15大类,都有自己的特征,互相有一些交叉。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模式 再说一下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以下四个方面的人才可能是文化产业的主要人才。一是技术操作人才,这部分人才传统的学科已经在开始培养,职高、普通的专科、本科的学生,这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时候文化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尤其在中国。二是创意创作人才,主要是传统的艺术学科,我们已经在培养,包括艺术专业硕士(MFA)等。对于文化产业学科来讲,我们新的增长点就来自于一些新兴的方向或者交叉的方向,我们一个观点就是文化产业学科不可能替代原有的所有学科。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原有学科的文化产业学,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大学。因此,原有的这些已经形成的学科仍然在为文化产业培养人才,而我们新兴的文化产业的专业只能是一些新兴的或者交叉的方向,比如原来没有涉及到的动漫、游戏、新媒体,等等。当然,另外我觉得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文化产业学科重点培养的人才是过去大家都没有做的事情,就是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研究人才,这主要是硕博两个阶段。 从学科模式来讲,既然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所以就不能把所有被交叉的学科都包含进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它不是不同学科的物理相加,而是一个化学反应。因此学科设置上,第一要因地制宜,各个学校根据不同的资源整合来形成自己的学科,而不可能是全国的文化产业学科都是一致的,一定是跟你们学校的资源交叉能力有关系,你能交叉进什么东西,你才可能做出这样一个学科,形成各自的特色。这种交叉性,将来可能更多体现在我们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我们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产业管理在本科开设其实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很难具有真正的专业性,事实上我们调查过全国已经开设同类学科的专业,大多都在上中文系、历史系的课。他们的文化专业性没有,管理的专业性也没有,这批人才两个专业性没有,工作以后很难适应产业需要。所以我们觉得更多的应该强调开设一些辅修专业或者一些双学位,或者一些新兴的交叉方向。 当然,下一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可能要突破的是专业硕士。去年国家新批了很多专业硕士,包括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如果在专业硕士上突破,这对文化产业学科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而且我们的学科也会有更多的方向性。我们觉得文化产业学科要想活泼地生长出一个完全没有的东西,涵盖过去已经有的所有学科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如果把交叉学科做好,实际上在学校的发展中会有一个先机。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在提出支持交叉学科,包括我们清华大学也在985规划中重点支持交叉学科。代表未来学科方向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往往正是这些交叉点。(本文根据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新年年会发言录音整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8
是的。文化产业是源于西方,认为文化产品可以像工业产品一样在工厂里进行生产,并对社会及人产生影响,最早提出文化产业这个问题的国家是英国。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文化产业称谓不同:美国叫版权产业,德国叫文化经济,香港和台湾叫文化创意产业,日本叫数字内容产业,还有的国家叫文化科技产业等等。但基本内涵和外延大体一致,实际上是说法不同、重点不同罢了。英国把创意产业划分为广播、建筑、艺术品和古董、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与音像、动漫、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13个行业,以及旅游、博物馆、美术馆、遗址和文化遗产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