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娅是谁

如题所述


毛丽娅
毛丽娅,女,1965年10月生,四川乐山人,哲学博士、教授。先后获西华师范大学学士学位、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四川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第九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外宗教、世界史及旅游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天堂地狱:基督教文明》、《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孔子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厅级项目3项,参研省部级项目2项、其他项目多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入选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项目“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出版,获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1年获四川师范大学第二届“现代园丁奖”,2015年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中文名:毛丽娅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乐山市
出生日期:1965年11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
代表作品:《试论“罗拉德圣经”及其影响》、《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性别:女
职称:教授
1986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获学士学位。在四川三峡学院任教四年,1990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1993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旅游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南京大学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文化资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讲“饭店餐饮操作实务”、“餐饮管理”、“基督教文化”等课程。先后在《宗教学研究》、《宗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试论“罗拉德圣经”及其影响》、《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保护》、《旅游扶贫》等二十篇。任“世界文化知识丛书”副主编,出版专著《天堂地狱:基督教文明》,参编《世界大事典》、《世界著名将帅传》、《世界十大著名妇女》等。《当代中国民族宗教突发性事件及其对策研究》一文获2002年度四川省统战理论研究及调研优秀成果三等奖。主研省级课题《长江三峡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2009年度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基督教公益慈善事业及其管理政策研究”(09BZJ013),负责人。
2.四川省教育厅2006年度重点项目“尊重生命,关爱生命——道教与基督教生命观比较研究”(SA06019),独立承担。
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06年度一般项目“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024092),独立承担。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31086)、江苏省2008年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103003412)“终极关切与社会和谐:道教与基督宗教生命观比较研究”,独立承担。
5.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重点项目“基督教慈善思想研究”(11SA067),独立承担。
6.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项目“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宗教研究:以四川乡土志为中心的考察”(SC15A023),独立承担。
7.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2002年度重点课题“当代中国民族宗教突发性事件及其对策研究”,独立承担。
8.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度重点教改项目“旅游管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负责人。
9.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旅游协会2005年度重点研究课题“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保护与深度开发研究”(川旅研05-003),独立承担。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度重大项目“道教生态思想研究”(01JAZJD730003),主研。
11.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1997年度青年项目“长江三峡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研。
12.成都市人民政府2005年度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成都旧志整理”,主研。
二、主要论著
(一)著作及文献整理成果
1.《天堂地狱:基督教文明》,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独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版。
3.《世界文化知识丛书》,第一副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4.《世界十大探险家》,主编,长春出版社1993年版。
5.《世界十大著名妇女》,合著(与刘亚丁),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6.《世界大事典》,参编,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版。
7.《世界著名将帅传》,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世界宗教史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饭店文化概论》,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成都通史》(卷四),参编,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成都通史》(共7卷)获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1.校点整理《成都旧志》第4册(含《成都导游》、《成都市指南》、《成都灌县青城游览指南》、《新成都》及《成都九谱》,539千字),独立承担,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成都旧志》(16册)获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2.《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70册),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四川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26册),第三副主编,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年版。
14.《中国西南地理史料丛刊》(47册),第一副主编,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4年版。
15.《华阳国志珍本汇刊》(22册),第三副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14年版,获2015年度中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
16.《巴蜀珍稀乡土志汇刊》(28册),第一副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年版。
17.《蜀藏》丛书,第一副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年版。
18.《巴蜀珍稀传记文献汇刊》(25册),第一副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年版。
19.《巴蜀珍稀交通文献汇刊》(12册),第一副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年版。
20.《巴蜀珍稀教育文献汇刊》(46册),第一副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年版。
21.《巴蜀珍稀舆地文献汇刊》(21册),第一副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年版。
22.《巴蜀珍稀旅游文献汇刊》(10册),第一副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年版。
(二)学术论文
1.《道教的生态伦理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4期。
2.《范仲淹与<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孔子研究》,2009年第6期。
3.《论英国罗拉德派运动的历史地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1997年第3期全文转载。
4.《试论“罗拉德圣经”及其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10月历史·旅游研究专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1999第2期全文转载。
5.《论希罗多德与历史编纂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199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从<圣经>中的工作观和财富观看基督教的道德义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7.《试探<新约圣经>对苦难的言说及基督徒的社会责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8.《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整体观》,《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江苏茅山道教文化中心主办《茅山道讯》2005年4月全文转载。
9.《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生命观》,《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0.《试论英国罗拉德派及其与威克利夫学说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1.《英国罗拉德派动运性质初探》,《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2.《试论基督教在西欧从古代向中世纪过渡时期的历史作用》,《宗教学研究》,1999第4期。
13.《试论基督教与西欧中世纪早中期的学校教育》,《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10月历史·旅游经济专辑。
14.《基督教与中世纪早期西欧民族文化交流》,《学术交流》,1999年第6期。
15.《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的但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10月历史·旅游经济专辑。
16.《论基督教对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7.《论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史学月刊》,2000年增刊。
18.《论基督教在西欧封建化过程中的作用》,载张金岭、黄修明主编《历史旅游文化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试论道士陈楠的丹道思想及其时代特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0.《试析基督教走向世界的原因》,《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1.《试论道教之“道”与基督教之“上帝”》,《求索》,2004年第9期。
22.《论道教与基督教的和平思想》,《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
23.《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中国民族报》2006年6月13日全文转载。
24.《蜀西南山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道教名山青城山》,《中国宗教》,2005年第7期。
25.《试论范仲淹的佛道观》,载刘道兴、杨德堂主编《范仲淹文化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26.《试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7.《<太平经>的和谐观》,《中国道教》,2006年第4期。
28.《试论道教的和平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9.《论太平经的“和谐—美”思想》,《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0.《道教生命观与自然环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31.《<道德经>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审视》,《求索》2008年第3期;《中国宗教》2009年第12期进行了内容“摘要”。
32.《<圣经>的生态思想》,《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3.《中西合璧:恢宏壮观的成都平安桥天主堂》,《中国天主教》,2008年第2期。
34.《道教“成仙”与基督教“成圣”之比较》,载陈声柏主编《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5.《浅议<圣经>的慈善思想》,《中国宗教》,2008年第12期。
36.《终极追求与理想环境:道教“洞天福地”与基督宗教“新天新地”之比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7.《<太平经>蕴含的和平思想》,《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8.《范仲淹的民本思想及其实践》,载张希清、范国强主编《范仲淹研究研究文集》(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9.《<圣经>的财富观与慈善思想》,载《狮山论坛》,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0.《道教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及其实践》,《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1期。
41.《道教和基督教的“出世”与“入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42.《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43.《爱德基金会与汶川地震赈灾及灾后重建》,载闵丽主编《灾难与人文关怀》,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年版。
44.《道士陈抟及其对宋代理学的影响》,载郭齐勇、蔡方鹿主编《存古尊经观澜明变》,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45.《从“做好自身管理”到“担当社会责任”:改革开放后中国宗教政策法规导向的变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46.《基督宗教爱的教导与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
47.《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社区服务管窥》,《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48.《杜光庭思想及其对蜀地道教的贡献》,载蔡方鹿主编《蜀学与中国哲学》,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49.《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社会服务探析》,《西昌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50.《道教斋醮科仪蕴含的生态智慧》,载《行道立德济世利人——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
51.《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四川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52.《试论〈舆地纪胜〉在开发三峡地区旅游资源方面的价值》,《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历史·旅游专辑。
53.《旅游扶贫》,《民族》,1999年第12期。
54.《论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保护》,载张金岭、黄修明主编《历史旅游文化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5.《试论唐宋以后三峡地区寺庙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第二作者,载《宋代文化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版。
56.《温泉文化与四川省温泉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四川地质学报》2005年第1期;载范晓主编《旅游地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57.《以文化提升餐饮经营的境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58.《经济型酒店“如家”与“锦江之星”比较研究》,第二作者,《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59.《论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及灾后开发利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60.《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以四川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载《狮山论坛》,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2年版。
61.《浅析星级酒店在“80后”婚宴市场中的应对策略》,第二作者,《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62.《试论体验经济背景下主题餐厅的定位与经营》,载《狮山论坛》,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2年版。
63.《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深度开发——以青城山道教文化灾后重建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