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一接触异性就开始精神内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4-10
最近,精神内耗一词火了。
要说哪个领域的精神内耗最为严重,我认为相亲市场怎么也能排进个前三吧。
父母的催婚,
不靠谱的媒人,
还有那些个奇葩的相亲对象;
混迹相亲市场没多久,你就会发觉遇到的一切事物似乎都会严重消耗着你的内心,使你时不时血压升高。
说实话,这个话题一直以来我都不太想讲;
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呢?
作为一个正能量的月老,我也希望你们善如白纸,以礼待人,诚意为本,找个合适的人,
去谈一场甜甜的恋爱……
然而在我的后台中,“傻白甜们”的留言也时不时让我血压升高。
每每看着那些留言,使我不止一次想讲出那句台词:
“对付他们,你得比他更坏才行……”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有些邪恶,但特别好用的武器”
——相亲厚黑学
1,面对父母
一提起父母的介绍,我想很多人摇着头笑而不语;
虽说父母能提供一些稳定,持续,且免费的相亲,
但与此同时,他们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很大的。
没完没了地催婚,
不靠谱的介绍,
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
这时,我建议你使用养蛊计划;
一点点地,培养出自己在父母眼中的人设;
使他们觉得,
你是个特别优秀的人,一般二般的还配不上你;
你去相亲,一定是别人的问题。
具体要怎么做呢?
首先,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要顺畅,任何对话切记要和颜悦色。
被催婚时,不要不耐烦,要显得比他们还着急的样子。
另外最好将自己的要求耐心地告诉他们,
说的时候切记包装一下,否则很容易被指责“要求太高”
比如:
我要找一个——
对我好的,
家庭稳定和睦的,有些经济基础的;
我喜欢XX脸型,最好是这样的脸型。
看似只有三点要求,其实基本涵盖了全部。
对我好的——指对方的性格,但凡性格不好就可以找借口用这条回绝。
家庭稳定和睦的,有些经济基础的——重点在后半句,前半句只是用来让父母觉得你很看重家庭。
我喜欢XX脸型,最好是这样的脸型——这条其实就是外貌要求,一般来说所有父母都是脸盲,但你只要说脸型他们还是会在意的。凡是遇到外貌不及格的,你都可以用脸型不对来当借口。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女生基本都是天生的好手,而男生则都是铁憨憨。
曾经见过一个人, 明明是自己没看上对方,对人爱答不理。非要说是对方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23-04-10
说明你过于在意那份情谊!相处不愉快,两种情况。第一事后你认为是你自己的错造成的,你会事后思考自己怎么是这样的人?然后陷入长时间自责。

第二,你认为是她/他的错,你就会觉得他怎么这么不可理喻,如同一个观点,你们各执己见,谁也不妥协,各有致辞,但是他也一直在反驳你的观点,你肯定不爽咯,就算再熟的人,相处的方式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的。说法的方式委婉一点造成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解决方案:值得的人就去思考,就去消耗。(父母、好朋友)

不值得的就不要浪费时间!(某些室友、不深交的、总是影响你情绪的)
第3个回答  2023-04-10
自我意识过强:有些人因为过分注重自我形象和表现,所以在接触异性时就感到紧张和不安
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有些人在接触异性时,会过高期望自己的表现和交流效果,产生压力和焦虑
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认真分析自己对于感情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处境,从而采用更好的方式来面对和管理自己自我的情感状况,提高自信心。
第4个回答  2023-04-10
什么叫情感内耗?
“他无法给你提供情绪上的价值,也无法给你经济
上的支持,更无法在你的生活中有任何正面影响,他存在的意义在哪?”
终于明白,这叫内耗。
不断的内耗自己搞乱自己的心态。所有的一切对双方都毫无意义。及时止损。虽然爱不应该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但生活却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不要歌颂不顾一切的爱情(除非对方也如此待
你),一定要认清自己所需要的,拒绝恋爱脑,不要当傻白甜。男人比女人更加现实和理智。
这是个谁离开谁都会过的很好的时代。没有谁离开谁不能活。悲伤的时候不要听悲伤的歌,出去走走,告诉自己自己是快乐的,慢慢的就会变得快乐。
做一个没心没肺的智者,等那个值得你爱的人。
不怕爱错,就怕爱错还不肯回头。等你真正放下的时候又会觉得自己很好笑。双向奔赴的感情才
值得珍惜,珍重你的人才值得被你珍重。
第5个回答  2023-04-10
我们大多数的内耗都是习惯性内耗,也是内循环式内耗。
回到原点,内耗的本质其实就是换了一种方式表达观点和释放情绪。我们会觉得它难以捕捉,是因为它一直都跟个体的生长环境和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捆绑在一起。
如果仅仅用自己的逻辑或者三观去解释外界,就会有一种被针对感。
比如,我中意的情形会嫌它来的不够多、不够彻底;厌恶的情形会驳斥它来得不对,来得不该;我也会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故意吊着我?是不是在考验我?
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夸大事情的严重性,过分的总结事情的性质,强烈要求得到某个结果。
即使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教授,也会因为工作被打扰,大声呵斥女儿去做作业或者睡觉。
但这样的思考方式显然不尊重“事实”也不承认“事实”。
什么是“事实”?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期待是事实,未知的信息是事实。
那些个体以为的原因或者推论的结果绝大多数都只是假设,可它们却占据了一个人的大部分心智,所以会陷入内耗。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