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什么道家的什么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列子、杨朱。

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证,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3、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

4、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战国宋国蒙邑(河南省民权)人,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扩展资料:

一、儒家思想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思想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宋国漆园吏的小官,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庄子》一书,是由他和门人编成的。 又名《逍遥游》是与《道德经》齐名的道家经典。

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为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提出了齐物论。《庄子》一书更像是以故事的形式对道家学说加以解说。其中的语言形式对中国的古代小说和传奇的文本表达有重大的影响。道家思想讲究一切讲究自然,不可强求,与儒家思想相反。

庄子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乘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批评孔子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在陆地上推船,劳而无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百家争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03
儒家:有春秋的孔子。战国的孟子,
道家:有春秋的老子。战国的庄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