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学习认字?

如题所述

我认为要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学习认字。

学前阶段的幼儿可以识字,但防止机械、枯燥、大容量的早期识字。识字活动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方式方法,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原因一:《3~6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和画面是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对生活中的常见的标示、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的一定意义。

(这个老权威了,可不是随意说说的事)

具体细化就是以下三方面

1.获得符号和文字功能。

(1)知道文字与符号能够表达一定的意义。

(2)知道文字有记录作用,能够将口头语言记录下来。

(3)理解文字与符号跟口头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事例:教师每天点名,都会用笔在幼儿名字后打对勾。这项活动中包含着符号和文字的功能,幼儿也能理解教师时在用文字和符合在做记录。

2.发展符号和文字形式意识。

(1)知道文字与图画和其他视觉符号有区别。

(2)知道汉子是方块字,由部件构成。

事例:教师给幼儿的作品写名字,一个小朋友就指着自己的名字,说出自己的名字,并且指与说的每一个字对应,这也是幼儿的一项识字活动。

3.形成符号和文字规则意识。

(1)知道文字阅读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阅读,文字之间有间隔。

(2)初步了解汉子的组成规律。

(3)形成利用汉子组成规律推测新字含义的策略,包括猜测、情景线索、语法线索和部件线索等策略。

事例:亲子阅读,家长手指着文字,变说边读。

——周兢《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原因二: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当前幼儿教育中的超前识字、机械识字、大量识字的现象。这里并不是说不识字,就让小孩玩,而是防止重压之下的学习。我园园长说过:我们幼教要通过游戏教学体现自己的专业性。我觉得这个游戏教学在识字方面依然适用,如“摸五官游戏”教师先拿带有五官照片和字的卡片,出示卡片,让幼儿摸自己的五官,然后再拿只有文字的卡片出示,幼儿摸自己的器官,幼儿必然是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到五官的对应字。

幼儿识字方法

内容上:关注的主要是生活中的符号和文字,这些符号和文字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能直接感受甚至运用的,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且在生活中有被幼儿使用的需要;让幼儿在有意义的、生活化的情景中激发幼儿对符号和文字的兴趣,引导幼儿对符号和文字进行讨论,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

情景和方法上:注意在有意义的、生活化的情景中激发幼儿对符号和文字的兴趣,引导幼儿对符号和文字进行讨论,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

原因三:

现实生活的需要。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难以推广,此压力不断下行,以至于小学对识字数量都有要求,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不可不谈的就是识字问题。(这里没有说应试不好,它是现在我国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制服)

有一位小学教师告诉我个别上了小学只认识37个字,就是在幼儿园光玩去了,一年级要求认识几百字。自然,认识37个字的孩子跟上进度也会有些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幼儿园小班、中班没必要,大班可以适当学一些,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学知识、认字阅读的好奇心。

第2个回答  2023-03-21
你好朋友,要不要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认字,这是随心所欲,而不是强求的,一定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发育成长来决定,在幼儿园最主要的就是让孩子能开心快乐,才能是孩子最完美的童年
学习认知也是根据孩子适量的让他认一些常用的字,那不要给孩子过重的负担,怎样才能帮助孩子的茁壮成长,如果过于强求的情况下,孩子负担更大,心灵上会造成对学习的一种恐惧心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09
大部分孩子在3-4岁时,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口头词汇,会用简单的句子和动作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能够念儿歌、童谣、古诗,如果这时孩子有想要认字的愿望,家长就可以教孩子去认字。

到4、5岁时,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科学研究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认字,不会比6、7岁的孩子难。
找准时机、教宝宝认字、抓住生活中的认字机会、顺应孩子需求,选对识字书,用兔小贝识字
第4个回答  2021-03-18
从兴起出发,如学习方式设计得当可以让孩子适当认字(建议中大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