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调”——你想不到的那些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去年10月份到年底,我经历了工作上的第一次“借调”。“借调”这个词,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它一般是指编制在原单位、被借调到上级或主管单位短期工作的行为。

“借调”这事吧,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到底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它呢?言而总之,个人觉得“借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利大于弊。

不得不说“借调”是一个学习的好平台,也是晋升的一条捷径。“借调”的人在主管单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岗位,通常是哪里有空就往哪里上,他们一般干的活是单位最多的,也是最杂的,而且加班绝对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各种“高强度”的补缺,不论是否愿意承认,成长的速度都是惊人的。

我被借调过去是因为集体总部的办公室人手不够,主要帮忙档案和文件这一块。跑文件无可避免,以至于小车班师傅送一外号——全球通!之后,市里面对单位档案进行年检工作,于是乎义务加班一周,我那段时间基本上是集体下班最晚的一个,好在结果评上了星级单位。

“借调”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能拓展人的关系网。这也是我在集体“借调”工作中获得的,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因为跑文件,所以大领导们认识我了,各个部门的部长和同事们也都相互认识了,不说关系处的好,但至少混了个脸熟,这对以后的工作开展甚至是人事调动方面,都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

说到这里,有件事不得不提了,那就是之前文章里提过喜我欢打游戏那件事。因为喜欢玩同一个游戏,结交了集体公司几个有相同爱好的同事,于是乎获赠外号——战队专业ADC。除了平时一起玩游戏消遣时间,工作上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帮助。后来想想,这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以游戏结交朋友真的让我感到惊讶。

“借调”的人过去之后,很可能并不是做他在原来单位做的事情,这就跟工作丰富化和扩大化相类似,即工作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本质上看,未必不是好事。一方面,可以减轻原本工作带来的疲乏感;另一方面,一份新工作即是一种新挑战,有挑战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新鲜感和好奇感是进步和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我之前在自己单位办公室主要是写材料,但是“借调”过去的工作跟写材料基本上没有太大关系。由于跑文件,自然掌握了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使用,简直是办公室服务一条龙……上能给领导传阅文件,下能会议会务端茶倒水,有时候自己都能惊叹自己竟能做到这个地步。

“借调”并不意味着你仅仅只做你自己手上的那份事情,各个部门都会找你来做事,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你是新来的,无论在哪个单位,新来的那个人总是会承担大部分的工作,事是你的,加班是你的,但是荣誉、绩效却并不是你的,这时你可能会有抱怨,会有牢骚,但是心态还是要摆正。

你或许会觉得委屈,但是之后你会更加坚强。偶尔抱怨也是正常,但是记住不要被牢骚牵着鼻子走!

我在“借调”的时候,办公室有个哥哥辞职了。一个人辞职,周围的六个人会受辞职的波动,我记得办公室写材料的h大神跟我说,永远不要看辞职的那个人,你要看的是留下来的那些人。虽然我现在还不懂其中的道理,但我相信前辈的话应该不会有错。

然而,我也想过放弃,我也想过辞职,结果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只是想证明给大家看,其实我也可以像大家一样坚持,我并不是一个娇生惯养,遇到挫折就后退的小姑娘。

人的一生,几乎不可能只有一份职业,多做几份工作,总会找到与自己更匹配的岗位。人力资源管理讲究人岗匹配,一个人只有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余热。

我在办公室管过档案、跑过文件、写过材料、管理过会议会务,并不是说哪个部分我不能做,其实我都会,但是这并不代表我都会喜欢。主任曾经问我,想跑文件还是写材料,而我的回答是写材料,这么回答只是因为我觉得做喜欢的事才会长久,两者相比,我更适合后者罢了。

END.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我们能做的唯有坚持不放弃,唯有调整求适应,以不变应万变,抓住机会,乘风而上,放大万事万物有利的一面。

最重要的是,只有抓住机会,才能有讨价还价的资本!(☞so请别跟我谈什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