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作品三分法

如题所述

1. 三分法是一种文学分类方法,根据作品的题材选取、构思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将文学作品分为叙事类、抒情类和戏剧类。
2. 叙事类文学以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事件、人物和环境为题材,采用摹仿和虚构的构思方式,通过具体生动的叙述来反映和表现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这类文学作品的叙事性是其基本的审美特征。叙事类文学包括小说、史诗、叙事诗、故事诗、史传文学和报告文学等。
3. 抒情类文学则以抒情主人公的主观情思为题材,以内省感受和体验为构思方式,直接抒发创作主体的情感。抒情性是这类文学的显著审美特征。抒情类文学主要包括抒情诗、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等。
4. 戏剧类文学以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题材,通过模拟和再现虚拟的真实来构思,以人物自身的行为动作和对话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这类文学作品反映了创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
5. 三分法的理论体系起源于西方,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经过黑格尔、别林斯基等学者的发展,它成为较为完善的文学分类理论。这种分类方法以文学内容为标准,对文学作品进行体裁上的分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