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都有哪些被埋没的人才呢?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中出场了很多人物,其中有的人其自身是很有实力的,只不过他们遇到的对手太强,而被人们忽视了。

郝昭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视剧里都被塑造得平平无奇,只是一个配角的角色。可是郝昭的真正实力远不止这样。郝昭是山西太原人。年轻的时候就投身军武,是魏军中一名小将军。后来被推推荐镇守陈仓,防守蜀国的进攻。在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中,死守陈仓二十多天而不破,最后诸葛亮只得退兵。能防住诸葛亮进攻的将领,试问三国时期能有几人。郝昭不仅武能御敌,在政治上也相当优秀。

有记载郝昭镇守河西十多年的时间里,当地百姓和关外蛮夷都对他心服口服。说明其在政治上也有着非常优秀的才能,真可以当得上文武双全。而且郝昭极其忠诚,诸葛亮北伐,双方开战前想要派人劝降他。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更难得的是他在死的时候要求不可厚葬,简单料理后事就可以。在他死后诸葛亮甚至因此而高兴,发出这是老天帮蜀国感叹。

吕蒙就是那个用来形容别人没见识的成语—吴下阿蒙中的阿蒙。其这都是因为孙权那篇著名的《孙权劝学》的功劳。可是你知道吗?打下荆州杀死关羽的人也是吕蒙。能杀死关羽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吕蒙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时期是很被认可的,三国时期的著作里有很多是夸赞吕蒙的。孙权在劝吕蒙读书后,对他的成绩很是赞赏。孙权当着陆逊的面对他也是不吝夸赞之词

其实吕蒙在三国里并不算被埋没,他的才能在三国里得到了很大的发挥,要说吴国四位都督当中功劳是最大的还是吕蒙。吕蒙收回荆州杀死关羽,这也成了最终导致蜀国灭忙的导火索。然而在吴国四位都督中,因为吕蒙没有什么传奇的色彩,才被认为是最弱的一个。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吕蒙在历史中形象一直不好,主要原因还是他是杀死关羽的人。

有一个形容将士不畏生死,勇往无前的词“陷阵之志”,就是高顺留下的。高顺在三国时是吕布手下的大将,吕布手下有支作战力极强的特殊部队叫做“陷阵营”,高顺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这支部队因为作战勇猛而出名。在高顺的带领下,“陷阵营”战功赫赫,他们击败过刘备,还战胜过过夏侯惇,并使夏侯惇失去了一只眼睛。高顺更是能与与夏侯惇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的人物。后来曹操打败吕布,招降了张辽却将高顺杀了。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高顺比不上张辽,只是因为曹操和吕布死战时大多数败战都是和高顺有关的,所以高顺和曹操一干手下武将自然苦大仇深,为了稳定军心曹操也不能招降高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