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急~~~~~~快点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2分)
chóng gāo tuī jiàn bǎo lěi diāo kè
( ) ( ) ( ) ( )
gōng diàn mǐn jié lǎn duò xí jī
( ) ( ) ( ) ( )
chǎo rǎng mó hu zào rè miáo huì
( ) ( ) ( ) ( )
2、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4分)
画舫(fánɡ fǎnɡ) 了望(liáo liào)
鸟瞰(kàn hān) 洗漱(sù shù)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山洪曝发( ) 耀武扬危( ) 滕云架雾( ) 金壁辉皇( )
4、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写一句话。(4分)
举( )无双 欣喜( )狂 从容不( ) ( )遇而安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改写成问句,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读句子,用画线的词语再写一句话。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一句自己搜集的成长名言。(5分)
(1) ,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7、下面是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2分)
一径竹阴云满地
二、阅读与思考(3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相信你在课余时间一定读了《爱的教育》,请你写出这部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名字。(1分)
(2)默写出《观潮》这篇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 少年时代的一件事,文章表现了主人公 (3分)
2、古诗阅读。(4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叙事的两句是: 从写景的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片断,回答问题。(7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
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ang xíng)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3)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美?(3分)
4、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a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c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7)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2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2分)
chóng gāo tuī jiàn bǎo lěi diāo kè
( ) ( ) ( ) ( )
gōng diàn mǐn jié lǎn duò xí jī
( ) ( ) ( ) ( )
chǎo rǎng mó hu zào rè miáo huì
( ) ( ) ( ) ( )
2、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4分)
画舫(fánɡ fǎnɡ) 了望(liáo liào)
鸟瞰(kàn hān) 洗漱(sù shù)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山洪曝发( ) 耀武扬危( ) 滕云架雾( ) 金壁辉皇( )
4、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写一句话。(4分)
举( )无双 欣喜( )狂 从容不( ) ( )遇而安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改写成问句,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读句子,用画线的词语再写一句话。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一句自己搜集的成长名言。(5分)
(1) ,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7、下面是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2分)
一径竹阴云满地
二、阅读与思考(3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相信你在课余时间一定读了《爱的教育》,请你写出这部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名字。(1分)
(2)默写出《观潮》这篇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 少年时代的一件事,文章表现了主人公 (3分)
2、古诗阅读。(4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叙事的两句是: 从写景的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片断,回答问题。(7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
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ang xíng)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3)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美?(3分)
4、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a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c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7)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2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2分)
chóng gāo tuī jiàn bǎo lěi diāo kè
( ) ( ) ( ) ( )
gōng diàn mǐn jié lǎn duò xí jī
( ) ( ) ( ) ( )
chǎo rǎng mó hu zào rè miáo huì
( ) ( ) ( ) ( )
2、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4分)
画舫(fánɡ fǎnɡ) 了望(liáo liào)
鸟瞰(kàn hān) 洗漱(sù shù)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山洪曝发( ) 耀武扬危( ) 滕云架雾( ) 金壁辉皇( )
4、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写一句话。(4分)
举( )无双 欣喜( )狂 从容不( ) ( )遇而安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改写成问句,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读句子,用画线的词语再写一句话。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一句自己搜集的成长名言。(5分)
(1) ,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7、下面是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2分)
一径竹阴云满地
二、阅读与思考(3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相信你在课余时间一定读了《爱的教育》,请你写出这部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名字。(1分)
(2)默写出《观潮》这篇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 少年时代的一件事,文章表现了主人公 (3分)
2、古诗阅读。(4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叙事的两句是: 从写景的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片断,回答问题。(7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
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ang xíng)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3)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美?(3分)
4、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a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c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7)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2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02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2分)
chóng gāo tuī jiàn bǎo lěi diāo kè
( ) ( ) ( ) ( )
gōng diàn mǐn jié lǎn duò xí jī
( ) ( ) ( ) ( )
chǎo rǎng mó hu zào rè miáo huì
( ) ( ) ( ) ( )
2、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4分)
画舫(fánɡ fǎnɡ) 了望(liáo liào)
鸟瞰(kàn hān) 洗漱(sù shù)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山洪曝发( ) 耀武扬危( ) 滕云架雾( ) 金壁辉皇( )
4、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写一句话。(4分)
举( )无双 欣喜( )狂 从容不( ) ( )遇而安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改写成问句,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读句子,用画线的词语再写一句话。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一句自己搜集的成长名言。(5分)
(1) ,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7、下面是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2分)
一径竹阴云满地
二、阅读与思考(3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相信你在课余时间一定读了《爱的教育》,请你写出这部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名字。(1分)
(2)默写出《观潮》这篇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 少年时代的一件事,文章表现了主人公 (3分)
2、古诗阅读。(4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叙事的两句是: 从写景的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片断,回答问题。(7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
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ang xíng)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3)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美?(3分)
4、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7)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2分)
三、习作(30分)
童年是多么美好啊,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同学的深厚友情,也有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想起这些的时候,你内心一定是思绪万千吧。拿起笔写一写自己成长的故事,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吧。内容不限,题目自己定。不写错别字,至少300字。
第2个回答  2010-01-08
四年级语文试题 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_班级______分数_____

一.我能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5分)
l ù j ēng āng
依赖 漱口 崛起 铿 锵
二.我能把词语写得即正确又美观。(8分)
guī lǜ hén jì fù gài jiàn zhù
( ) ( ) ( ) ( )
xí jī kōng kuàng kuà yuè hǎi xiá
( ) ( ) ( ) (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然大( ) ( )息( )视 耀( )( )威
( )有成( ) ( )( )当然 ( )( )无事
四.按要求做题。(12分)
1.写出两个含有动物的成语:( ) ( )
2.写出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
见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怎能不帮助呢?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把无数块条石抬上陡峭的山岭。
5.修改下列病句。
上课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五.认真回忆学过的课文,你一定能做正确。(11分)
1.能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

2.学了《幸福是什么》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是( )。课外你一定还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写出来几个( )。
3.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这两句诗包含的人生哲理是:
六.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传颂的送别诗。( )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大桥,交通便利了。( )
3."理所当然"中"当"的读音是"dāng","战车千乘"中"乘"的读音是"shèng "。( )
4.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是一个比喻句。( )
七、 认真阅读,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28分)
(一) 课内阅读:(11分)
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 )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 ),( ),不留一点儿( )。那( )的颜色,明亮地( )我们的眼睛,(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话出自 ,作者是 。
2、把括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3、从课文里找出一组近义词。( ) --( )
4、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5、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 )语气。
(二)课外阅读。(17分)
疏 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 ,厉声高喊。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一个中年男子长叹了一声……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声音洪亮:" 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2、文章记叙的时间是 ,地点是 ,主要人物是 , 事件是 。
3、文中的"小溪"是指 ,"大石头"是指 。
4、下列句子应该填表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
A:"唉!小街太窄了!" B:"喂!快走啊!"C:"急死人了!"
5、小溪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 。
6、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 ;二是说人们的思想要疏通。
八、真情习作。(26分)
发挥你的想象,把美好的愿望写下来,你可以是畅游大海的鲸鱼,可以是穿越蓝天的飞机……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基础知识:
一、 略。(5分)
二、 我能把词语写得即正确又美观。(8分)
规律 痕迹 覆盖 建筑 袭击 空旷 跨越 海峡
三、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恍然大悟 屏息凝视 耀武扬威 胸有成竹 理所当然 相安无事
四、 按要求做题。(12分)
1、 例:龙飞凤舞、狐假虎威(2分)
2、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2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3、 见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不能不帮助。(2分)
4、 无数块条石被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抬上陡峭的山岭。(2分)
5、 ①上课了,我们(或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2分)
②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2分)
五、 认真回忆学过的课文,你一定能做正确。(11分)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分)
2、 略。(每空各2分)
3、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 苏轼 我们要想全面地了解人或事物,必须多角度去了解或观察。 (前3空各1分,最后一空2分)
六、 判断:(每题1分)
1、对 2、错 3、对 4、对
阅读部分:
(一) 课内阅读:
1、《鸟的天堂》 巴金 (每空1分)
2、茂盛 全部的生命力 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缝隙 翠绿
照耀着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每空半分)
3、似乎--好像(2分)
4、体会到榕树的茂盛和极强的生命力。(2分)
5、赞美(1分)
(二) 课外阅读:(17分)
1、 略。(每个句子2分)
2、 清晨 小街上 老大爷 老人排解了两个小伙子的纠纷,小街又畅通了。(每空1分)
3、 人来人往的小街 吵架的两个小伙子(每空1分)
4、 B C A (每空1分)
5、 在老人的排解下小街又畅通了(2分)
6、 道路需要疏通(2分)
第3个回答  2010-01-10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2分)
chóng gāo tuī jiàn bǎo lěi diāo kè
( ) ( ) ( ) ( )
gōng diàn mǐn jié lǎn duò xí jī
( ) ( ) ( ) ( )
chǎo rǎng mó hu zào rè miáo huì
( ) ( ) ( ) ( )
2、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4分)
画舫(fánɡ fǎnɡ) 了望(liáo liào)
鸟瞰(kàn hān) 洗漱(sù shù)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山洪曝发( ) 耀武扬危( ) 滕云架雾( ) 金壁辉皇( )
4、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写一句话。(4分)
举( )无双 欣喜( )狂 从容不( ) ( )遇而安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改写成问句,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读句子,用画线的词语再写一句话。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一句自己搜集的成长名言。(5分)
(1) ,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7、下面是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2分)
一径竹阴云满地
二、阅读与思考(3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相信你在课余时间一定读了《爱的教育》,请你写出这部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名字。(1分)
(2)默写出《观潮》这篇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 少年时代的一件事,文章表现了主人公 (3分)
2、古诗阅读。(4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叙事的两句是: 从写景的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片断,回答问题。(7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
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ang xíng)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3)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美?(3分)
4、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7)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2分)
三、习作(30分)
童年是多么美好啊,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同学的深厚友情,也有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想起这些的时候,你内心一定是思绪万千吧。拿起笔写一写自己成长的故事,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吧。内容不限,题目自己定。不写错别字,至少300字。
第4个回答  2010-01-09
四年级语文试题 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_班级______分数_____

一.我能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5分)
l ù j ēng āng
依赖 漱口 崛起 铿 锵
二.我能把词语写得即正确又美观。(8分)
guī lǜ hén jì fù gài jiàn zhù
( ) ( ) ( ) ( )
xí jī kōng kuàng kuà yuè hǎi xiá
( ) ( ) ( ) (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然大( ) ( )息( )视 耀( )( )威
( )有成( ) ( )( )当然 ( )( )无事
四.按要求做题。(12分)
1.写出两个含有动物的成语:( ) ( )
2.写出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
见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怎能不帮助呢?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把无数块条石抬上陡峭的山岭。
5.修改下列病句。
上课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五.认真回忆学过的课文,你一定能做正确。(11分)
1.能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

2.学了《幸福是什么》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是( )。课外你一定还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写出来几个( )。
3.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这两句诗包含的人生哲理是:
六.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传颂的送别诗。( )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大桥,交通便利了。( )
3."理所当然"中"当"的读音是"dāng","战车千乘"中"乘"的读音是"shèng "。( )
4.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是一个比喻句。( )
七、 认真阅读,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28分)
(一) 课内阅读:(11分)
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 )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 ),( ),不留一点儿( )。那( )的颜色,明亮地( )我们的眼睛,(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话出自 ,作者是 。
2、把括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3、从课文里找出一组近义词。( ) --( )
4、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5、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 )语气。
(二)课外阅读。(17分)
疏 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 ,厉声高喊。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一个中年男子长叹了一声……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声音洪亮:" 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2、文章记叙的时间是 ,地点是 ,主要人物是 , 事件是 。
3、文中的"小溪"是指 ,"大石头"是指 。
4、下列句子应该填表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
A:"唉!小街太窄了!" B:"喂!快走啊!"C:"急死人了!"
5、小溪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 。
6、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 ;二是说人们的思想要疏通。
八、真情习作。(26分)
发挥你的想象,把美好的愿望写下来,你可以是畅游大海的鲸鱼,可以是穿越蓝天的飞机……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基础知识:
一、 略。(5分)
二、 我能把词语写得即正确又美观。(8分)
规律 痕迹 覆盖 建筑 袭击 空旷 跨越 海峡
三、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恍然大悟 屏息凝视 耀武扬威 胸有成竹 理所当然 相安无事
四、 按要求做题。(12分)
1、 例:龙飞凤舞、狐假虎威(2分)
2、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2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3、 见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不能不帮助。(2分)
4、 无数块条石被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抬上陡峭的山岭。(2分)
5、 ①上课了,我们(或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2分)
②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2分)
五、 认真回忆学过的课文,你一定能做正确。(11分)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分)
2、 略。(每空各2分)
3、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 苏轼 我们要想全面地了解人或事物,必须多角度去了解或观察。 (前3空各1分,最后一空2分)
六、 判断:(每题1分)
1、对 2、错 3、对 4、对
阅读部分:
(一) 课内阅读:
1、《鸟的天堂》 巴金 (每空1分)
2、茂盛 全部的生命力 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缝隙 翠绿
照耀着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每空半分)
3、似乎--好像(2分)
4、体会到榕树的茂盛和极强的生命力。(2分)
5、赞美(1分)
(二) 课外阅读:(17分)
1、 略。(每个句子2分)
2、 清晨 小街上 老大爷 老人排解了两个小伙子的纠纷,小街又畅通了。(每空1分)
3、 人来人往的小街 吵架的两个小伙子(每空1分)
4、 B C A (每空1分)
5、 在老人的排解下小街又畅通了(2分)
6、 道路需要疏通(2分)

参考资料:答案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