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怎么养才茂盛啊??

如题所述

竹,百合科,天门冬属,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植株小巧玲珑,枝纤细优美,叶翠绿秀丽,如片云层迭,似翠竹参差,是著名的室内盆花,也是小型盆景和切花的优良衬叶材料。尤其是在办公场所,当您工作疲惫之际,猛一抬头看到办公桌头一盆清脆欲滴的文竹,一定会精神振奋,心旷神怡,而且有助于您视力的恢复,因此,文竹倍受养花者的喜爱。�文竹的原产地是南非,喜欢湿润的空气,但又怕土壤积水。对光线是既喜光,又怕光。 光线太强,或者长期得不到光照,遭到低温冻害都会造成枝叶枯黄,植株死亡。文竹适宜于比较肥沃的土壤,怕养分不足。因此,在栽培文竹时,如果浇水不当,或者施肥不足时,都会使文竹生长不良,其主要表现就是叶片变黄,甚至枯萎下落,影响其观赏价值。给文竹浇水如果过勤,过多,容易造成根部腐烂叶黄脱落;但如果浇水不足以致土壤过于干燥,植株水分供应不足,也会出现叶黄干焦。所以文竹的浇水原则应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不必天天浇水,也不要浇“半腰水”(即只浇湿表土,盆底土壤仍然干燥,底部根系吸不上水分),总之,对文竹浇水就应该是在土壤干燥时浇一次,既浇则浇透,夏季一般是四五天浇一次即可,冬天浇水间隔时间可以更长。另外,当养分不足或者施肥不当时,文竹也会表现为生长不良。分栽文竹,不仅需要每次换盆时加肥,(此时一般加基肥),还要定期追用以P、K肥为主的营养液或复合化肥。切忌追肥浓度过大或者是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否则会造成部分烧根,从而便叶片枯黄、脱落。总之,文竹是一种比较娇嫩的植物,需要养花者不时给以关心和呵护。� 在文竹的养护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株型需要控制,如果不加控制,枝叶徒长,就会失去其观赏价值。文竹株型的控制可采取内控和外控结合起来的方法。所谓内控主要是指合理施肥浇水,少施N肥,多施P、K肥。浇水、施肥不要过多,过勤,以防止枝蔓徒长,影响株型的美观。所谓外控是指利用修剪的方法,对生长过长的枝蔓,或从基部疏掉,或从中部短截,来维持株型的美观。也可以用500-1000PPm的多效唑,在春季每隔10天连续喷洒2—3次,这样可以明显抑制文竹生长,保持文竹株型的文雅飘逸。� 顺便提一下文竹的繁殖。其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和播种,家庭养花可采用分株繁殖法,由于这种繁殖法繁殖系数太低,大小不整齐,而且分盆后株型不整齐,影响观赏价值,生产上已不使用。这种方法一般选用两年以上的植株,在4月上中旬,文竹新芽长到2-3厘米时,从盆中倒出,用手或剪子将文竹的根部分开,将分开的文竹分别栽在配好的培养土的花盆中,栽后墩实浇水,放在荫凉处,待新根长出后,逐步整修株型。另外一种繁殖法是播种法。花卉的繁殖(除了草花)一般很少采用播种法,但文竹例外。用播种法繁殖文竹,长出的植株小巧玲珑,株型紧凑,观赏效果甚好,但文竹结籽比一般草本花卉困难,家庭盆栽很少开花,偶而开花,座果率也很低。但温室栽培文竹,在条件合适时生长健壮,开花很好,经过人工辅助授粉后座果率大大提高,得来种子已非难事。文竹种子成熟期在2-3月,采种后,先将种子置于50℃左右的温水中浸种24小时,然后点播于繁殖盆,充分浇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0-35天后即可出苗。�文竹的养护其实简单易行。如果您稍加努力,一定会拥有一株株漂亮潇洒,优美文雅的文竹。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9
  适应文竹的生长习性才能茂盛。
  适生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文竹盆栽常用腐叶土1份、园土2份和河沙1份混合作为基质,种植时加少量腐熟畜粪作基肥,其栽培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浇 水问题。如浇水过多,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叶黄脱落;如浇水过少,盆土太干,则容易导致叶尖发黄,叶片脱落。所以,平时要 适当掌握浇水量,做到不干不浇、浇则即透,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炎热天气除盆土浇水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入冬后可适当减少浇水量。在生长期,每月应施稀薄液肥1~2次,忌施浓肥,否则会引起枝叶发黄。当植株定型后可减少施肥量,以免徒长而影响株形美观,并注意适量修剪整形。它适于在半阴、通 风环境下生长,要注意适当遮阴,尤其夏秋季要避免烈日直射,以免叶片枯黄。在室内栽培置于有一定漫射光处较佳。
第2个回答  2013-12-13
水肥充足!可以种在地里!
第3个回答  2022-07-30
养殖文竹需要有温暖的环境、肥沃的土壤以及恰当的管理。
养殖文竹的方法:
1、养殖文竹要提供10度以上30度以下的温度,要将它放在散射光和通风较好的环境下;
2、它的生长要求盆土稍微湿润,不能干旱也不能有积水,还有在生长期间每周要施一次肥水来补充养分。
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山草、鸡绒芝。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攀援植物,高可达3-6米;根稍肉质,细长。茎的分枝极多,分枝近平滑;叶状枝通常每10-13枚成簇,刚毛状,略具三_,长4-5毫米;鳞片状叶基部稍具刺状距或距不明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