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王昌龄的《从军行》翻译成白话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鉴赏】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 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 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 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第2个回答  2021-03-17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每当去大西北,尤其是河西走廊与罗布泊地区都会想到此诗,常常写但从未到过如此高的意境。

少年:家境清贫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自幼家世清苦,边耕边读。

青年:投笔从容

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23岁,曾居嵩山学道。

开元十二年(724年),27岁,出玉门,闯边塞。其著名的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包括著名的《出塞》、《从军行七首》等。

中年:两次及第,两次被贬,仕途坎坷

第一次及第:开元十五年(727年),30岁,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一个文职小官)。

第二次及第:开元十九年(731年),34岁,以博学宏词登科,迁河南汜水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

备注:727年进士及第到738年被贬岭南,期间王昌龄都是在京城任职。

第一次被贬:开元二十六年(738年),41岁,因事获罪,被贬岭南。途经襄阳,见到好友孟浩然,孟浩然抱病与王昌龄相见,写下了《送王昌龄王之岭南》表达了对好友的悲叹和担忧。

开元二十七年(738年),42岁,遇赦北归。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43岁,遇赦北归途中再经襄阳,与好友孟浩然相见,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此时正患疽病的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之后,王昌龄悲痛的离开襄阳,竟意外的在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遇见好友李白,王昌龄赠诗李白《巴陵送李十二》。

同年,返回京城,后又要离京赴江宁丞。此时已与岑参相识,岑参作《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第3个回答  2020-01-23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29
青海上空的乌云,把祁连大雪山都遮暗了。驻守边疆孤城的将士们,向西遥望就是玉门关。将士们在边疆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金甲战衣都磨破了。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进攻的敌人,誓死不回家!
相似回答